在清华这个人才济济的校园里,身边的同学皆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他们各有所长,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身处这样的环境,我深刻领悟到“见贤思齐焉”的道理,于是积极向他们学习,主动培养了诸多良好习惯,而这些习惯的养成,也如同为我的人生大厦添砖加瓦。
2025年7月7日至13日,清华经管知行·未来科技二期班在法国巴黎完成了一场深度浸润式的“文明解码与领导力淬炼”海外访学之旅。同学们寻访法国文明历史脉络与时代精神启蒙、理解世界格局风云变幻、观摩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融合创新、感受制造及金融和科技驱动力量。这是一场视野的跃升,为中国企业家把握全球脉动、驱动创新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寻根”识文明在恢弘的凡尔赛宫与小特里亚农宫,巴黎高等商学院教授、欧洲文化研究专家...
当我合上笔记本电脑时,车厢顶部的电子屏正显示23:18,G28次列车缓缓停靠北京南站。窗外掠过的灯光在玻璃上投下流动的金线,映出我疲倦但明亮的侧脸——这是三年间第108次往返京沪,也将是我最后一次以学生身份北上的旅程。
在加入清华之前,我曾在私募股权基金做投资者关系,站在一线和机构LP谈判、募资,看过不少项目,也做过财务模型,但内心总觉得自己是“站在牌桌外的观察者”。直到进入清华经管,才感觉真正成为局中人。从最初对清华的远远仰望,到下定决心背水一战,再到获得成功后的欣喜与彷徨交织,又再到今天,一边在AI创业一线全情投入、担任CFO和顶级投资机构博弈融资条款,一边仍然是清华校园里那个被支持、被包容、被引导的学生,感觉自己总是被幸福包围着。
作为本科直博生,我深刻体会到从知识接受者到知识创造者的角色转变。最初的几个月,这种转变带来的不适感尤为强烈——我不再是只需完成作业、通过考试的学生,而是要开始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者。
孙皓邈喜欢回忆梅赐琪老师在“一字班”开学典礼上所作的关于“失败在大学生活中的三种功能”的发言,大一上时微积分、线性代数等难度不小的课程,的确给还未适应大学生活的他带来了无力和不甘,但也正是这些“对于失败的恐惧或者失败本身”,让他看到了自己能力的边界,也看到了前进的方向,他希望将过去四年的求索概括为“寻找良好定义的自己”。
2025年7月16-17日,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创业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创业研究中心)和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提升可持续创业者能力 促进绿色就业和韧性发展”研讨会在北京清华科技园举行。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合作司二级巡视员姜炜在致辞中指出,发展绿色就业与可持续创业是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和促进高质量就业的重要路径。中国在此方面的实践包括:将碳中和战略目标纳入国家战略、推进...
2025年7月6日至7日,作为风险科学系列论坛(Risk Sciences Colloquim)的组成部分,首届风险共担理论与应用国际研讨会(2025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Risk Sharing)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行。会议吸引了来自荷兰、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多个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知名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风险共担的前沿理论与实践路径。研讨会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isk Sciences编辑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
2025年6月25日,清华大学2024年度教学优秀奖表彰名单公布,清华经管学院会计系副教授贾宁、教授肖星,金融系副教授赵冬青,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教授郑晓明(按表彰名单排序)获得该奖项。贾宁主要为硕士、博士、MBA、EMBA、高管教育等项目讲授“经验会计研究”“管理者的财务与资本思维”“私募股权投资”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私募股权投资、创业金融和创业企业成长、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贾宁肖星主要讲授“财务报表分析”“...
葛宇蒙是一位对生活永远葆有好奇,对商业世界充满探索欲的经管学子。他擅长用自己的真诚与热情,构建人与人的连接、建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从经管学院学生会海外部的跨文化交流,到金融协会的各类行业活动,再到商赛场上的实战博弈,清华的四年时光,是他对同窗并肩前行的感恩,对朋辈箴言的珍视,以及对经管家园永远的深情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