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纳森·海特在《焦虑的一代》中,描述了“手机式童年”催生出的一代,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业表现持续恶化,这种转变在西方国家集中出现在2010年至2015年间。海特将其归咎于社交媒体、短视频、直播、网红影响等因素,强调青少年的社交生活大规模转移到少数几个社交媒体平台和数字产品上,对她(他)们的社交、情感和认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妨害。他提出了四大建议,包括建议青少年上高中之前不使用智能手机,16岁以前不开社交媒体账号,建议学校里禁止使用手机,以及让青少年有充分的自由玩耍时间。
伊利亚·斯特雷布拉耶夫教授的著作《钱商:投资、财富与个人成长》不仅是一本关于风投资本的指南,它更是一个桥梁,连接了学术界关于战略管理和创新的严谨研究与实际商业世界中的成功案例。这本书不仅揭示了风险投资行业的独特思维模式,更为中国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极具现实意义的借鉴和指导。斯特雷布拉耶夫教授将他多年来对风险投资的深入研究与他所观察到的企业成长之路完美结合,为读者呈现了一种既可以运用于商业管理又适用于各行各业的思维模式。
聚焦现实是该书的一个显著特征。该书不仅有统分结合的研究思路,还跟踪了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交易场所——产权市场,提出产权市场向全要素市场拓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依托产权市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路径,这是非常实的部分。
经过这些年来学习和借鉴现代经济学的视角、方法、工具和学术规范,目前中国的经济学学术研究也进入了一种“新常态”。在这种新常态下,经济学创新变得更加重要。我在这里提出,经济学创新在中国特别需要平衡以下三种关系:思想性与学术性的关系,聚焦重大问题与追求技术严谨的关系,研究一般经济问题与研究中国相关问题的关系。这三种关系可以表现为一种“得失交换”关系,或一种“矛盾”关系,也就是说容易顾此失彼。但是,经济学创新往往发生在这些关系的平衡中。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政策落地,多家银行争相开展首批业务。据悉,金融监管总局组织开展适度放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试点工作,对“控股型”并购,将贷款占企业并购交易额上限从60%提至80%,贷款期限从一般不超过7年延长至10年,以支持科技企业发展。
近日,广东等地学习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下称“纲要”),纲要强调,为适应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需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高校与企业合作。优化与区域发展相协调,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时代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近日举行的京津冀协同发展11周年新闻发布会透露,2024年,北京、天津、河北经济总量达11.5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2.1倍,区域经济总量不断跃上新台阶。
中国网财经3月14日讯 3月14日,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指导,北京市银行业协会、中国网财经、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外金融文化交流会暨《金融伴我成长(外国人版)》推介会于清华大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作为支持单位,邀请到来自金融监管、行业协会、金融机构、专家学者等多方代表,就中外金融文化交流展开深度对话。同时现场吸引到百余位外籍留学生踊跃参与,同与会嘉宾一道,切身感受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时代价值。
AI+(人工智能+)的提法越来越多,用来刻划人工智能与其他行业或领域深度融合的模式,以提升千行百业、诸般场景的效能、质量、创新力与竞争力。这么一“+”,新的产品和服务乃至商业模式创生发展,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进而社会经济结构革新演进。跟过去有过的互联网+或者大数据+一样,都是强调一种基础性、驱动性和催化性的技术力量,应该也必定会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促使系统而长远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