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
  • 经管邮箱
  • 教职工内网
  • 用户登录
  • EN

每月一读——《正确的公司治理》

2009-09-30
阅读:

《正确的公司治理》

弗雷德蒙德·马利克(FREDMUND MALIK)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全球化不等于美国化”,在美国的金融体系崩溃后的今天,人们已经比较容易接受这样的论断了。但是在美国经济泡沫还在美丽的时候,以及在这个美丽泡沫背后的美国生活模式和企业管理方式,以及美国的新自由主义大兴其道的时候,就能发出美国不是标准的声音是非常艰难的,而且能够让人们接受更是非常困难的。而在欧洲的管理学界中弗雷德蒙德·马利克早就尖锐地指出了这个问题。

马利克在使用德语的国家也是一位管理大师,而且具有多年的管理咨询经验与欧洲的众多企业高层有过交往,他的著作也一直也是商业畅销书。早在1997年他就预言美国流行的管理理论会引发金融危机、经济萎缩。他指出“如果一个企业面向股民和股市从事经营和决策,那它是不会繁荣的”,同时他也对如何评价一个企业提出了自己的6项标准,认为这样才能避免企业管理者为了迎合投资者的贪婪和自身利益所进行的短期行为,从而削弱了企业的持续竞争力。他还明确提出,公司治理必须服务于企业,而不是股东。

全书共有13章,主要论述了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高层的组织结构和人事安排,以及权力、职责与责任等。另外,在书的最后部分还有一个后记以及两个附录,分别是附录A表面现象与事实和附录B2008年:德国,比有些人认为的更健康。为了让读者更好的地全面了解作者的思想,我们这次先从后记以及附录开始介绍。

在后记里,作者明确提出“在产业界和企业里进行着创造价值的活动,价值的利用则依然越来越多地通过无数的其他机构来完成。人们必须要重视价值如何利用和为什么利用。这还仅仅是从经济角度来看。更加全面的一点是,从全社会来看,要关注什么是一个正常运作的健康社会,如何领导,哪些领导人,什么是目标、结果和价值,这样的问题更加重要”。笔者的理解就是效率(从经济角度看,这个可能是第一位的)很重要,但是它没有上帝重要。我们应该反思一切从效率出发而忽视其他价值的思维方式了。这个正是目前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谐发展的一个背景。因为在其他国家也在发生类似的变化。

附录A表面现象与事实,在这篇2000年12月发表的论文中,作者使用了经济增长、盈利、生产力、债务等四个方面的大量数据证实美国经济只是表面的繁荣。而当时主流媒体的流行观点是“美国经济克服了20世纪90年代初的3年经济衰退后,就开始了历史上最好的繁荣,……创造了170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失业率降到了30年来的最低点,……一切的成绩导致了股票市场的持续上升,……转向了新经济模式”。

附录B 2008:德国,比有些人认为的更加健康。这是一篇发表2002年8月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作者首先对德国经济和企业领导的“美国化”现象进行了批判。“这里所指的是照搬美国经济政策和企业管理表面上的成功模式,最主要的是指面向股东价值的公司治理理论,这必然带来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包括纯金钱思维的短视行为,依赖股市和股市评论,对个人的崇拜,从精神腐败到经济犯罪,排斥投资与创新,还有利润最大化和所谓的资产增值经营战略带来的实力消耗”。推动美国化的主要理由是美国经济在近10年看上去非常突出的成就,而且人们相信这样的成功就是通过上面提到的公司治理思维方式取得的。但是,作者论述到“所谓的美国经济奇迹是表面现象,从来没有出现过,只不过是媒体炒作的结果。事实正好是奇迹的反面,从今天看来就是无法阻挡地走向灾难”。作者还利用一系列数据证明之后,指出“美国过高的信贷增长流入到3个不产生国民总收入、不产生生产性投资的领域:商品进口,靠企业并购和收购实现没有效益的企业扩张,还有金融投机”,“最近5年的大多数美国经济数据或者是错的,或者就是被误解的”。在2002年就能对美国经济进行如此深刻的解读,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前瞻性。作者认为没有必要贬低德国,拿德国与美国比较也没有很大意义,并指出“德国的企业界比大多数其他国家更懂得客户效用和质量。在重要的领域里占有很强的市场地位,部分还是领先地位”。

全书正文一共分为13章,不仅讨论了什么是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的目的、机构、功能、原则等问题,也对公司的治理机构例如监事会和董事会的作用、规模、任务等进行了讨论。同时作者还提出了如何对企业的效益进行评价、企业高层的人事安排、权力、职责、责任等重要的管理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下面,笔者将作者在各个章中所发表的见解摘录出来,和大家共享。

第一章 公司治理需要根治

这章是作者为2008年本书再次修改发行所做的一个序言,因此本章集中了作者对于公司治理的意见和建议。在本章中,作者旗帜鲜明地指出,公司治理的理念应该是“有效地保障正确的企业管理,为实现高效的企业管理、经济的发展和21世纪人类社会的美好生活做贡献”。进而提出:“要做到正确的企业领导,首先必须把公司内部的因果关系扭转180度:以股东价值为导向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以客户为导向。注重增值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注重竞争能力的加强”。作者还提出了公司治理必须无条件地针对本企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允许面向某些利益群体等12条改革观点,对为什么当今的公司治理不能达到目的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本章的最后,作者提出对于高效的企业管理,需要两种功能,因此需要两种机构。这两种功能就是监督功能和执行功能,相应的结构就是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作者还认为“公司治理”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多余,因为过去有一个很好的词就是企业管理,这个词没有提供什么新的内容,更多是让人迷惑。

第二章 彻底的重新定位

作者在本章对第一章的观点进行了更加充分的论述,并对美国经济和模式进行了批判。

第三章 企业该有监事会领导吗

在本章里作者从理论上阐述了为什么监事会需要参加企业领导,以及它是否有能力参加领导。并在最后提出“我建议加强监事会的作用,意图不是要限制行政部门的活动空间。正相反,只有一个高效的企业监事会才能让行政部门拥有最大的自由和权力”。

第四章当今体制的功能缺陷

在本章里作者分析了目前体制下监事会的缺点,并认为在早期的资本主义企业中监事会还是发挥了很好作用的,只是由于条件的变化才导致目前的状况,并列举了7种原因。作者还批评了以下这些错误思潮,包括:错误理由指导下的产品多元化;一体化技术集团公司和对高科技的迷恋;日益严重的复杂性;个人崇拜。

第五章未来的领导够吗:伟大的变革

作者预言世界经济会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衰退阶段,而大家并没有对此做好准备。并指出“当前的变革要比以前的更加复杂,让人感到更加激烈,因为人口特点和心理学的基本条件都不同了。适应变革的压力以前分散到几代人身上,今天集中到了一代人身上。从前没有一代人达到现在高度的富裕水平,所以现代人也达到了最高的娇气程度。从前的人对生活、社会和对国家都没有太多的要求,他们过去也没有幻想,大多数人在变革前后生活都不好,所以也没有特别的期望和要求。今天情况就不同了,当前发生中的变革涉及一代人,被过于娇惯的一代。所以富裕的生活水平哪怕只要有一点下降,他们就感到情况太严重了。因此针对领导的要求,对度过这场变革的领航人的要求也就更高了”。虽然作者是针对德国这个发达的福利国家所做的观察,但是,笔者从日常生活以及授课过程中,已经发现我们的下一代几乎也面临着上面的问题。

第六章 公司治理

作者在本章开头就讲“避免公司倒闭和出现资金断绝的困境,单此一项就足以表明一个强干高效的监事会的作用”。同时,他还指出“一个强干的监事会更要推动资金和一切其他资源的最佳利用”。原因很简单,“管理失灵的风险太大,不能单独听凭于市场。因为市场的作用太慢,市场没有预告的作用,只有事后的作用,市场的核心只有惩罚作用”。“企业是个经济实体,作为经济实体就需要完成一定的目标。企业还有别的任务,还要讲政治和道德,所以必须遵守一定的约束条件和游戏规则”。在以上这些任务中企业监事会起着关键作用。作者还表达了“追求最大利润将毁掉企业”这样的一个观点,并对目前公司治理的四种模式;所有者资本主义模式、利益相关者模式、股东价值模式、公司模式资本主义进行了分析和点评,并推崇公司模式资本主义。事实上,日本的经济也是这种模式,被日本人称为“法人资本主义”。这种模式强调公司的长远利益和员工以及经营者的利益,基本排除了资本的影响。而对最高经营者的监督基本要靠自律和舆论的影响。

第七章什么是健康的企业:对一个企业进行效益评价的考查范围

在本章中作者提出应该跳出单一财务指标,而用综合指标来对企业的效益进行评价。这六个核心效益指标分别有:1,市场地位;2,创新业绩;3,生产力(包括劳动生产率、金钱的生产力、时间的生产力、知识的生产力、全要素生产率);4,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5,支付能力和流动资金;6,赢利能力。

第八章 高层管理层的人员架构

在本章中作者强调了双重体制的重要性。

第九章企业监事会的架构

作者在本章充分论证了关于他的双重体制领导中监事会的任务、组织规模、以及成员的薪酬等问题。在论述监事会的任务中,提出了监督机构应该有五种功能,分别为:回顾功能;预见功能;对最高行政管理机构的选择、领导、评价、平衡和撤消功能;行政管理机构的组织、业务的分配和业务的规范;处理与相关利益群体的关系。在监督结构内部组织的规模问题上,作者对人员规模、内部机构、人员组成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论述监事会成员的薪酬与委托代理理论这个问题时,作者指出“人们必须放弃通过经济刺激可以让监事会和董事会的一切做法与企业的利益相一致的幻想”。并指出“人们也可以放弃委托代理理论的那种先入为主的看法,认为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所有者来说都是骗子”。在监督机构的领导中,作者探讨了会议的数量和持续时间、人员的到会、会议的节奏、会议的善后事宜、议事日程、监事会的信息来源和泄密等问题。在最后,作者也讨论了对监事会的评估和监事会主席的问题。

第十章 董事会的设立

按照作者的双重体制领导,另外一个重要的结构就是董事会。作者在本章论述了董事会的任务和作用等。在董事会任务中,作者论述了包括:思考和确定企业目标及企业条例,制定企业战略;制定考核标准和尺度;建设和维护人力资源;思考和确定企业的整体结构;维护企业重要的对外关系;代表企业;危机的准备等任务。在董事会的作用中,作者论述了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避免精力分散;避免脱离现实;作者同时也强调了董事会是作为一个团队来工作的,并对行政费和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进行了探讨。

第十一章 管理还是领导

作者在本章讨论了领导者的一些基本素养,并对个人魅力提出疑问,“有魅力的人物也可能是个好领导,但他们有很大的危险性和诱惑性,这种人始终是危险的”。笔者认为作者的这种感慨和德国历史是密切相关的。联想到中国,我们虽然也有个人魅力和个人崇拜带来一些负面后果,但是我们依旧比较喜欢有个人魅力的领导。

第十二章 权力、职责与责任

作者在这里主要探讨了目前在法人企业中,企业高层用什么来承担责任的问题,他虽然也没有给出一个好的答案,并认为这是一个目前制度没有安排好的问题。

第十三章 人员选择以及最高职位的安排:

机构问题解决之后,人员选择就成为一个大问题。作者为此论述了最高职位遴选的四种风险,以及人事决策的七条原则。同时还对人员的选择方法以及选定最高领导的接班人等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通读本书,你能发现作者对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的深刻分析,虽然他的双重结构的设想可能也会带来双重领导的问题,它的公司模式资本主义也有可能带来企业黑幕问题,但是这些都是一些很好的设想,因为他分析了目前的缺陷,而当前的方法不能克服这些缺陷。他的许多见解和分析与当前流行的观点是不同的,为了能多角度、多方位的了解企业管理,请大家细致地读一遍本书。

图书情报中心 张力军 执笔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