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清华经管学院2025年度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环节动员会在建华楼举行。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庆、党委研工组组长吴添、学校党委研工部事务办教师李勇德、学院实践基地相关负责人应邀出席,学院60余位即将参加社会实践的博士研究生到场参会。活动由学院实践助理陈浩邦主持。

活动现场
动员会伊始,刘庆发表动员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学院过往实践工作的创新性和专业融合度,并向同学们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将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实现“学思践悟、挺膺担当”,将主题教育融入全过程;二是增强创新意识与安全意识,在深入开展田野调查、企业调研的过程中注意人身安全,珍惜每一次实践机会;三是注重实践成果的沉淀与总结,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报告,为校地合作和后续资源传承提供坚实基础。
随后,李勇德发言指出,社会实践是提升博士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平台,有助于增强专业能力与社会责任感。他鼓励同学们要深度参与实践,拓展视野、锻炼能力,并建议大家在选择项目时,结合专业兴趣、研究方向,找到更契合的实践方向,鼓励大家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陈浩邦介绍了2025年博士生社会实践的基本安排,包括研究生社会实践体系的发展历程、往年博士生参与情况、今年实践基地分布及课程时间安排。他还详细讲解了选课流程、行前准备、实践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以及实践后的评优评奖机制,并现场解答了同学们关于海外实践申报、实践基地名单等具体问题,帮助大家全面了解实践的全过程。
在经验分享环节,往年获得校级金奖的优秀实践代表依次登台,分享了他们的生动体验。
来自浙江湖州支队的汪小翔介绍了支队在实践过程中取得的丰硕成果——走访企业24家、产业园4个、开展访谈16次,并形成了1万余字的调研记录。作为支队长,她和同学们来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开展实地调研,并撰写了详细的研究报告,强调选择实践项目时应充分考虑专业契合度与实践成效。国联证券支队的支队长于卓分享了在金融企业实践的经验。他和同学们深入开展企业调研和校友座谈,最终产出11篇研究报告及超1.5万字的课题成果。他鼓励同学们结合自身研究方向选择实践项目,努力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成果。来自吉布提海外实践支队的支队长刘赞辉回顾了他与支队成员共同赴非洲开展实践的经历,分享了团队在实践中围绕主题教育开展的各项活动,以及在交流与文化融合中所获得的成长,强调支队活动不仅增进了团队合作,也帮助大家更深入理解当地社会与文化。
在动员会现场,浙江湖州基地、国联民生证券基地、银河证券德睿基地、同方芯洁能基地的项目负责人也依次介绍了各自基地的实践内容与特色。他们围绕基地所在地区的产业布局、企业资源、实践主题方向以及往年实践成果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各实践项目的研究背景与发展潜力。其中,湖州基地聚焦绿色经济与乡村振兴,强调深入一线开展企业与地方调研;国联民生证券基地侧重于金融行业实务与宏观政策研究,提供丰富的行业数据支持;银河德睿面向高科技创新与战略转型课题,鼓励博士生结合专业特长提出前沿研究问题;同方芯洁能聚焦新兴能源与智能制造,实践内容涵盖技术调研、项目分析与战略规划等多个维度。4位负责人的介绍为同学们提供了多样化、专业化的选择方向,也使大家对即将开展的社会实践充满期待与信心。
同学们表示,将珍惜这段宝贵的实践旅程,立足中国大地,把握时代脉搏,为今后的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积蓄更加深厚的力量。
供稿:党委研究生工作组
编辑:张晓雪
审核:卫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