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
  • 经管邮箱
  • 用户登录
  • EN

蒋永明眼中的经83

2004-04-05
阅读:

蒋永明眼中的经83

何辉

2004年3月12日下午,在神州国软的会议室,我们见到了该公司总经理,经管83级校友蒋永明先生。蒋永明学长看上去并不是那种特别能侃的人,但是看到我们《那时花开》的采访提纲后,他兴致盎然地为我们谈起了在经管的往事。

初入清华

至今,蒋永明学长对初入清华那段时间的印象仍然很深。蒋永明学长说自己来自浙江嘉兴农村,那时工厂改革刚刚开始,经济管理还是个新鲜词,当时觉得挺有意思,就到清华来了。入学时班里共30人,其中北京的10个,其他每个省基本上是2人,均来自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如天津、福建、广东、湖南、湖北等。学长说:“那时我在班里年纪小,所以他们现在见我还叫小蒋,我说得给他们改过来,我都老了。”

第一堂课

蒋永明学长介绍说,进清华第一堂课是经济学概论,老师一上来就问了一个问题,咱们国家83年修建1米的铁路要花多少钱。具体数字他忘了,但记得当时回答的数字和老师说的数字差别很大。他说像他们高中毕业来学管理,比起现在的学生,在概念上差很多。现在高中毕业的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对社会的整体认识,比他们那时要强得多。83年,他们还是刚开始接触外面的东西,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单纯的。学长坦言,进大学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似的。在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中,尤其是到清华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的中国最高学府,刚开始有些不适应,最直接的就是觉得怎么进了大学以后还要这么用功地学习,每天吃完饭就要背着书包去上自习,后来慢慢习惯了,觉得不这样是不行的,清华的学生一个比一个勤奋。

老师印象

谈起老师,蒋永明学长说了件挺逗的事。当时他们的班主任是薛镭(现经管学院副院长),薛老师当时也是刚毕业。在礼堂那里,有几个北方的同学先报到,其中有个同学遇到薛老师,就拍拍他的肩膀,说:“同学,你是哪个班的?”学长边说边笑起来。蒋永明学长说当时薛镭老师也就是研究生刚毕业,和他们年纪差不多。毕业后的这十几年,每次见到薛老师,感觉好像和十余年前变化不大,但是拿照片一对比,就发现还是留有岁月的痕迹的。

“我在学校的时候120斤,还是打篮球胫骨骨折后养了三个月以后,跟现在没法比。”看着微微有些发福的自己,学长发出感慨。

通过和薛镭老师还有其他任课老师5年的亲密接触,学长觉得清华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特别负责任,表现在他们经常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考虑问题。蒋永明学长5年的清华生活,受到的是一群老师的影响,是清华的整体氛围的影响。毕业后和其他学校的毕业生接触后,这一点感觉更明显。

难忘经管

刚入学时经管学院还没有成立,对经管系而言也才是第四个年头。那时系还很小,只有2个班。系里最早是在9003(精仪系)大楼借的几间房子,地方很小。后来搬到三教西边的文南楼,地方就比较大了。那时研究生也很少,是个很小的系。

要是开运动会,也就是和外语系差不多,能有一两个在校队的,在某个项目得个名次,拿个几分就已经很好了。当时开运动会基本是看,最厉害的是自动化、化工,他们是大系,人多,没法比。听说经管学院近年多次捧得马约翰杯,学长非常高兴。

学长介绍,那时系里开的专业就是管理信息系统,他们这一级到三年级的时候,从学校其他系又招了一个班,学国际贸易。所以开始叫经3的班,后来叫经31,原因就是另外出来个经32,是其他院系转过来的。那时的经研有企业管理,本科没有这个专业。后来,管理系又分出经济系,国际贸易系,管理信息系统系。学长对那时的系里同学记得很多,例如现在在经管任教的毛波、朱武祥、宁向东等老师。那时老师也都是从其他各个系转过来的,最多的是从自动化系转过来的。学长说:“那时系小,系里气氛很好,大家全都熟,包括当时的老师都认识我们,能叫出我们的名字来。”

谈到在经管的学习历程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学长认为,通过经管的学习,对社会经济现象看得更加透彻。从高中毕业什么都不懂,到毕业时二十三、四岁,知道处理一些事情,尽管整体来说,30岁以前处理事情的方式和现在还是有很大差异的。但基本的判断和价值观没有大的变化,得益于当时在清华那种氛围下形成了对事物比较客观的认知。

校园旧事

那时还没有军训,不过为了参加84年的35周年国庆游行方阵,很多同学被送到到通县的机场去练了1个月的正步。到通县去是学校的车,每个人几个面包和水,当时学生也没什么讲究。后来上级说学生方阵要表现得活泼一点,经过天安门的时候不用走正步了,就这样一个多月的正步就白练了,就是电视里看到的最乱的那个方阵,就在这个方阵里北大的学生打出了“小平你好”的条幅。

那时班级活动虽然也不少,但比现在差很多。学长认为,现在跟20年前比,学习的方法和获得知识的途径已经改变很多了。那时基本还是拿书到教室去看,或到图书馆借书看,图书馆的联机检索也就是用过一两次。现在的学习途径很多,学习的空间也特别大,例如上网。学长倒是没觉得学习特别苦,虽然班级整体的学习压力有一些,也不是特别大。在清华去争个名次,不能全靠努力,有些同学平时学习时间并不是很多,最后借笔记看一下,还是比别人考得还好。学长认为,很多时候好和坏,更多的是在思维上和方法上,而不是说学习上多用功,老师布置作业完成得多好。针对某个问题你有多少方法和思路去解决,这一点很重要,尤其是工作以后。对同一问题的解决办法,谁的思路更符合客观,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就更能为大家接受。

课余生活

学长说,那时先住18号楼,后来搬到14号楼6层,宿舍5-6个人。那时一般家庭的住宿面积也不大,大家要求也不高,所以当时感觉还算可以。当时楼层活动室有台电视,据说无线电系的同学老过来看电视,还为这打过架。除了到下午去锻炼外,其他的校园生活和现在比,差异很大。

例如学长们曾经徒步走到八达岭长城,从中午吃完饭开始走,到第二天上午才到。中间的整个夜晚,走走停停,走了20多小时,这令现在的学生难以置信。那时最经典的活动就是在食堂办舞会,到周末晚上学校有三四个食堂同时开舞会。所以当时的同学甭管贵的便宜的都有一套西服,十几块钱到五道口农贸市场买一套也穿得挺好。舞会很热闹,还有其他学校的学生来参加。那时舞会的海报也很多,北医、北大会到清华来贴几张,清华也会到北大贴上几张。

殷殷情深

毕业后,同学们主要通过邮件联系,在北京的同学经常会电话联系,偶尔大家也会一起吃饭聚聚。对于毕业后在国内、国外发展的差异,蒋永明学长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在国内和国外发展各有各的着眼点。在国内更多的是要求你用心去看,抓住商机,运气也是一方面,可能做的很好、很大,也可能做的马马虎虎。在国外发展则很有规律,你要去融入当地的社会,你不可能改变这个社会。在中国有能耐,你就真有可能在某个方面改变这个社会,在国内你可以做到。但是在美国、日本和其他国家你不能,你只能融入当地社会,按照他们的规律去生活,虽然不一定特富有,但比较舒适。学长认为,凭清华人的头脑,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但真正做成很大的事业的人不是特别多。

学长说,当时他从日本回国,一下飞机,我就觉得国内到处都是商机。相对美国日本来说,国内的很多东西不完善,不完善就是机会。就因为难,才很少有人做成功,才会显得现在还有商机。学长介绍说,去年有同学从国外回来,准备在国内大展宏图,还有些同学不敢回来,他们在那里只要有工作,日子还是蛮舒服。尽管他们特别想回来,但他们已经出国10来年,觉得很难再融入中国社会。学长认为,中国的机会还是很多的,一些不完备的地方会变的,发达国家也是发展了很多年才有今天。

学长认为,自己有今天的成绩是因为赶上了中国快速发展的时代和大环境。如今在企业总经理的位置上,必须看整个方向、趋势,有前途的事就去做。他还说,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在于一个人的性格。当初毕业后在国营电子部六所,就觉得中国发展的大趋势不是这种国营的形式,觉得氛围太沉闷了。当时机成熟时,就出来和别人合作做一些事情。“做企业如做人,要让人认可你的为人。企业不行就是你这个人不行。”学长说。

寄语学弟妹

蒋永明学长表示,清华的学生是有他们自己的优势的。他们真正做到了“行胜于言”。但是学长指出,清华毕业生的不足就是容易变,一件事脚踏实地的做行,十件相似的事就不能脚踏实地坚持下去。学长认为,从个人的角度看,他们给了自己一个不断挑战和上升的阶梯,但是从工程的角度看,就有欠缺和不足。人往前走没错,但太快就会有问题。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是需要时间的,换工作换得很勤,根基就不牢。最后往往会什么都可以做,但难以成为行业的专家。这样下去就永远是分母,不能成为分子。看准哪个行业或专业干下去,没有3-5年的时间到不了出类拔萃的地步。如果跳槽太频繁,最后路会越走越窄。现在社会上对清华人这一点是颇有微词的,清华人好是好,就是留不住。蒋永明学长建议,我们清华人要把聪明和踏实结合起来。

学长说,目前社会上对清华人的素质是绝对信得过的。但是重要的是自己的选择,选择前多看一看,选择好后要相对稳定几年。不论哪个行业,要当作职业来做都是需要一段时间。少一些浮躁的心态,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否则时间一晃就过去了,过了30岁,清华人的优势就逐渐丧失掉了。结果干过很多事情,但是都没有做到最深。如果做到最深,作为清华人一定能做出一番成就。从学校出来,也就是3-5年就能定下来人生要走的路。如果3-5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以后就更难找到。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