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7日,红杉资本合伙人迈克尔·莫瑞兹(Michael Moritz)先生受聘成为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PE&VC)研究所学术委员,并在清华经管学院伟伦楼国际报告厅发表了题为“创业者的法则”的讲座。共有400余名听众参与了此次讲座,并与莫瑞兹先生进行了充分交流和互动。
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研究所举办,郦金梁教授主持。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副司长曹文炼先生致欢迎辞,并与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廖理教授一同作为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研究所的联席所长为莫瑞兹先生颁发了聘书。

曹文炼先生[左]与廖理教授[右]一同为莫瑞兹先生颁发聘书
莫瑞兹先生是著名的风险投资家,现为红杉资本合伙人。他于1986年加入红杉资本,主导了对于众多著名公司在初创阶段的投资,并作为董事全程参与管理了这些公司从初创到上市的全过程,其中包括:Flextronics(1993-2003)、Google(1999-2006)、PayPal(1999-2001)、Yahoo!(1995-2003)和Zappos(2004-2009)。莫瑞兹先生被福布斯评为2006-2007年度高技术行业的最佳投资人,在2008-2009年排名第二,并入选2007年度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时代100”人。
在讲座中,莫瑞兹先生指出了创业企业取得成功并保持基业长青的3个要点:差异化的产品、富有激情的领导人和具有大潜力的市场。首先,他指出创业者应该做一些独特的事情,不能仅仅模仿别人。在商界,人们不见得一定需要规模经济——关键不是规模大小,而是要有自己的差异化卖点,要创造出实实在在的价值。第二,创业者应该忠于自己的梦想,坚定不退缩。这个世界每天在变化,有的人在变化面前很恐惧,但是真正的创业者不应该恐惧,不应该退缩。但是一定要把这种激情与商业价值联系起来,比如说核心创新等,不要把这种激情与销售员式的冲动混淆在一起。第三,企业要取得成功,唯一的法则就是要追寻具有潜力的市场。很多企业往往忽视了这点,他们只追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者说只盯住自己认为好的技术。但是忘记问自己一个关键的问题:到底有多少人需要这样的技术和产品?

莫瑞兹先生演讲
莫瑞兹先生指出,苹果公司的成功可以很好地印证以上3个法则。苹果公司建立于1976年,1986年其创始人斯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被董事会解雇被迫离开公司,1996年他又重返苹果,东山再起。当时苹果的状况很糟糕,整个市场萎靡不振,但是乔布斯带领苹果进行变革,并绝处逢生。乔布斯认为要让消费者购买苹果电脑,首先要让他们意识到苹果电脑的核心价值。当时的年轻消费者追求与众不同,他们不愿意模仿别人。因此,乔布斯带领苹果走上了差异化的路线,苹果电脑开始不断通过各种工艺革新取得了成功。苹果的巨大成功得益于乔布斯对创业法则的遵守,他追求产品的新意和差异化,他有一种冲动、一种热情和一种革新的理念,而且他一直在紧跟市场,追寻消费者的偏好。
在与现场听众的互动问答时,莫瑞兹先生对年轻人创业给予了鼓励和肯定。他认为年轻是一个优势,它意味着你更接近市场,更能发现新的趋势,而四五十岁的人往往不能目光锐利地发现世界的变化。此外,他也认为我们应该以更积极和正面的视角来评价中国的创新,譬如中国的短信创新和电信增值业务的创新,远比美国走在前列。(编辑:张云阶 供稿: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