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一场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BA教育中心与《21世纪经济报道》共同主办的 “开放驱动创新”达沃斯21TIME对话成长型企业峰会在大连国际会议金融中心举办,部分出席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国内外著名学者、企业家、清华EMBA校友,以及来自辽宁省内外约400余人共同探讨成长型企业的创新发展。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教授、张陶伟教授、清华EMBA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勇、《21世纪经济报道》主编吴伯凡、执行主编刘晖出席论坛。
在主题对话环节中,张陶伟教授和吴伯凡主编与清华EMBA毕业生北京京北方董事长费振勇先生、合康变频董事长刘锦成先生、派克兰蒂总裁罗建凡先生共同就资本市场与商业模式创新的话题进行了充分、精彩的交流。张陶伟教授表示,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就是围绕一个企业的定位进行系统化的顶层设计。资本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一个场所,实际上要对商业模式进行选择,资本市场是商业模式的筛选器、检验器。在商业模式重要性的阐述上,北京京北方董事长费振勇表示,要发现客户的显性需求之外的大量的隐性需求,用创新性的技术手段,帮助客户解决,一起分享成功;好的商业模式一定是多赢的。几位校友分别还就商业模式和创新的关系、何为成功的商业模式等话题发表了观点。大家仿佛再次回到清华课堂,与教授探讨企业管理的实际问题,台下的其他校友也受益匪浅。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李稻葵教授首先提问,世界经济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波动,世界经济形势将会如何演变?会不会大规模下滑?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怎么样,未来经济走势会怎么发展?
清华经管学院教授、清华EMBA授课老师李稻葵教授演讲
他进一步阐释道,这一轮动荡事实上与2008年动荡是紧密相关的,是2008年金融海啸的后续。后者又是过去20年乃至于从80年代初开始的整个世界经济大格局变化的必然结果。
他指出,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着金融危机的第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金融海啸,金融体系的崩溃,这个崩溃经过各个发达国家的运作已经稳定住了。第二阶段是主权债务国家信用危机,需要大刀阔斧进行体制改革,这个体制改革欧洲可能来的比美国快一点。第三阶段,当欧洲体制改革做出实质性进展,当欧洲经济开始复苏的时候,全球经济可能会进入第三轮的动荡。那时候中国经济就将面临新的一轮挑战。
中国经济仍然是一个大国经济,中国经济短期内如果外需不足的话,发展具有阶梯性,可以通过向西南地区产能转移,内需的扩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来带动发展。
李教授从当前通货膨胀背景下的货币政策走向、金融危机成因与对策、区域经济发展、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等方面,给成长型企业指点迷津。主题演讲过后,与会嘉宾纷纷向李稻葵教授发问,近距离与李教授进行互动。
清华EMBA在辽宁省拥有近百位校友,他们都是辽宁经济各个领域的优秀代表。辽宁同学会成立于2004年12月,是清华EMBA首家地方同学会。此次清华经管学院选择在大连举办该峰会,旨在加强辽东半岛地区特别是东北亚金融中心大连市企业家的交流与沟通,传播清华的管理新知,整合本地优秀企业资源,为大连成长型企业发展提供可资参考的建设性意见,共同促进辽东半岛地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扩大清华经管学院、清华EMBA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供稿 EMBA教育中心 编辑 沟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