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8日下午,首届清华大学本科生“领军计划”经管学院首批校友导师聘任仪式在伟伦楼举行。党委书记杨斌、副院长白重恩、教学办公室主任朱玉杰、学生工作组组长何平以及“领军计划”入选学生参加了活动。40位经管学院优秀校友获聘,其中19位专门来到现场与学生见面。活动由党委副书记焦捷主持。
白重恩教授首先代表学院欢迎校友导师出席聘任仪式,并介绍了经管学院近年来本科教育改革的情况,特别强调了“通识教育、个性发展”的培养理念。白重恩教授认为大学推出的“领军计划”为经管学院贯彻其本科培养理念提供了新的机会。经管学院一直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努力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校友导师可以与院内教师形成互补,帮助本科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得到更多课堂之外的教育。最后,白重恩教授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对校友导师能抽出宝贵时间来为本科生培养做出贡献表示感谢。
随后焦捷教授一一播放了校友导师的简历,对导师的教育经历和工作成长历程做了介绍。与会的校友导师也按照入学年做了简短的自我介绍,并纷纷表示感谢学院的培养与信任,会肩负起这份责任。随后白重恩教授和杨斌教授为到场校友逐一颁发了聘任证书。
接着,校友导师代表赵剑奇(经1980)发表了讲话。他强调校友导师的意义非凡,校友能与学生进行人文交流,也能从师弟师妹中学习到新的知识,能与学生建立联系是荣幸。学校已经有完善的教育体系,而校友导师恰恰可以弥补其中的人文、社会因素。不单单只为了学生的成功,更为了每个人能追求自己精彩、个性的人生。
杨斌教授最后发言。他指出,长幼同学之间的提携共进一直是清华的传统,而校友导师则在这基础上又更显性化、体系化。校友导师是学院认真考虑了年级、性别、行业、所在地域等因素后,经过精心挑选而确定的优秀校友,托付给你们的,是“绝不误人子弟”的重大责任,不仅仅是四年的陪伴,更应该是一生的指导。杨斌教授还给校友提出了“五个一”的要求:每学期和学生面对面交流一次,每学期与学生共读一本好书,每年邀请学生参访一次自己的岗位,每年与学生一起玩一次,每年给学生写一封信做些寄语;希望校友导师“动点心思、花点力气”承担起指导经管学院本科新生的任务,让“薪火相传”的校友文化延续不歇。
“领军计划”是2012年清华大学本科自主招生工作中实施“新百年计划”的组成部分,面向志向远大、追求卓越、品学兼优、素质全面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全校245名学生入选,经管学院32人。对于“领军计划”入选学生,学校要求“为每位学生配备‘双导师’,即一名所在院系专业老师辅导课程学习,一名所在院系毕业的成功校友指导个人发展。学院在“领军计划”的基础上,将校友导师指导学生的范围扩大到全体2012级本科新生,并邀请40名校友成为首届导师,今后导师将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交流指导。(供稿:教学办公室、学生工作组、校友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