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5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香港校友日在香港数码港举行。来自香港清华同学会、学院校友会、MBA校友会、EMBA同学会的各地校友代表及香港校友共300多人,以及从学院赶来的领导、老师欢聚一堂,参加了本次活动。
在钱颖一院长的院情报告,清华经管学院香港校友会、MBA香港校友会成立仪式、EMBA港澳同学会授牌仪式举行后,来自不同项目、年级的五位在港工作和生活的校友与大家分享了各自学习和成长的经历。
李山(经1981,涛石股权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回忆当年入学的时候只有两个年级,而现在的经管学院在硬件、软件,学生老师的数量质量上都有了大幅提高,但是本质上还是一脉相承。他的人生有很多转折,但是每一步都离不开学院老师、同学和师长们的支持和帮助,包括毕业后出国、在MIT完成博士论文、1998年第一次回到国家开发银行担任筹备领导小组的副组长、第二次回国到中银国际担任总裁以及刚刚受邀回到国家开发银行担任首席国际业务顾问。经管学院在他生活,事业各个方面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文化,这就是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更是朱镕基老院长所说的追求卓越的精神。他们彼此对这些精神的认可,才会促使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共同为国家,为民族,甚至为世界做出大的贡献。

李山
王天义(经硕1985/经博1995,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回顾了在清华、在经管求学,以及毕业后回到家乡山东在烟台大学任教,之后任济南市副市长,2011年加入光大国际的工作经历。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今天,他最大的体会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他认为,自己能够有机会经历政、产、学、研四方面的职业历练,并且能够先后在清华、哈佛、以及中央党校学习,是他人生最大的财富。而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没有一点权力怕不行,但权力大了也很危险,所以他宁愿把人的经历看的比权力更为重要。他还谈到了自己的业余爱好——高尔夫和书法,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王天义把很多业余时间都花在练习书法上面,他认为,一辆汽车需要保养,而一个民族的文化更需要保养,练习书法就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保养,也是对人生和性情的修炼。最后,他谈到大学一方面是学生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广大学生提供最大的想象空间,即实现梦想的地方。在清华这样一个综合型大学,学会自我培养、自我学习,学生将会发现自己的成才之路。此次有机会担任清华经管学院香港校友会的会长,也希望能够在这样一个体系当中成就自己人生的另外一个精彩。

王天义
郭宁宁(经1987/经硕1992/经博1997,中国银行香港分行行长)在发言中谈到,作为“三清团”,她非常幸运地在清华度过了自己人生最宝贵的时光,清华对于她来说,是她眷恋的家园、光明的梦想和灵魂的灯塔。她毕业后就一直在中国银行系统工作了二十年,先后从事了公司金融,个人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市场等不同领域的工作,在不同地区,不同岗位见证了中国金融业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从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再到股份制上市银行转型发展的历程。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不管在什么地方,她都能找到清华人自己的组织,都有很多清华的师长、校友从各个方面给予她真切的关怀和帮助。她总能感受到清华的底蕴和力量,不管什么时候她都牢记清华人的责任和使命,清正做人、踏实做事。所以,不管在什么样的岗位上,她都会坚持清华勤勉,钻研,敬业,扎实的风格。谈到对清华精神的理解,她表示,清华精神首先是自强厚德,成功时不能骄傲轻狂,挫折时也不能妄自菲薄;第二个层面,是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勤奋,有天时地利人和才有可能积累一点一滴的进步,不敢懈怠、不敢欺瞒,要做就全情投入、全力以赴;第三个层面是行胜于言,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竞争合作,改革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眼光和思维、沟通和表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实践。她非常享受辛劳的工作和创造的过程,也在坚持着一份对事业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愿用汗水和心血去感悟人生、贡献社会。也希望自己能达到一种清华的境界,清风化雨、质朴无华,与最亲爱的师长和校友一起谱写波澜壮阔的清华乐章。

郭宁宁
王济武(经1988/MBA1997,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紫光股份董事长、香港百骏集团联席董事长)介绍了自己毕业后在北京市房地产开发经营总公司工作,并被选派到香港从事金融工作,2003年选择下海创业,创办百骏公司,从事房地产和金融工作的经历。2008年,他开始设计转型,希望能从地产和金融行业转型到一个对国家更有意义的行业,母校清华大学给了他一个重要机会,让他入股清华科技园,启迪控股公司,并收购了清华紫光,清华阳光等等。他自豪地说道,启迪控股在全国大概建立了30个科技园,是世界上最好、最大的大学科技园。他们同时也长期致力于帮助清华的同学创业、创新,致力于推动校友会和校友活动的工作。王济武还和校友分享了他对清华精神的理解,这也是他毕业二十年的一个体会——4S理论。第一个S是sleep,就是睡觉时间不一定长但要规律,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第二个S是study,就是把节约出来的时间用于学习,他非常赞同现在经管学院启动的“x-lab”平台,交叉学科的融合对于学生和校友都会非常受益;第三个S是sociality,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这对后来的职业生涯会有很大的帮助;第四个S是Sport,运动不论是对身体还是头脑,都是很好的锻炼。他特别向校友推荐阅读《易经》,他已经读了一千多遍,并且越发觉得有趣味。自己创业的经历中,常常能从《易经》中得到指导和启发。

王济武
魏海鹰(EMBA2009,寰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山市金日铝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回忆自己在校时教授们的高瞻远瞩、和蔼可亲,同学们的深厚情谊,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营造了一个和谐美好的学习交流氛围,让大家受到良好的思想文化和艺术熏陶,得到了精神和人格的升华。在EMBA学习的日子里,他收获了受益一生的知识,在企业管理上拨云见日,豁然开朗,在企业管理中充分运用行胜于言的校风,真实做到严谨,勤奋,求实,创新。与同学们一起学习成长的日子虽短,但这份情谊却足以在时光长河里永远闪亮,那些思想火花碰撞的日子,那些激情四射的日子,丰盈了人生的记忆,也丰富了生活的维度。希望大家今后借助校友会的平台可以继续分享美好时光,彼此学习,共同成长。他本人的成长也见证了祖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变化,从不知道清华大学,到在经管学院读书,他感受到了祖国大陆的飞速发展,并永远为自己是清华人而感到骄傲。(供稿校友事务办公室编辑沟通办)

魏海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