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8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办“精算开放日”活动。本次活动邀请来自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再保险及学术研究领域的多位专家,共同探讨精算科学在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与职业机遇,吸引近百名校内外学生参与。
活动在第一部分“精算师走进校园”中拉开帷幕。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车险部电车定价处负责人岳淑怡以“解密产险精算:数据时代的‘宝藏职业’为题,系统介绍了产险产品实践、数据驱动下的行业前沿及精算职业发展路径,助力在校生拓宽对产险精算应用与前景的认知。她指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正重构产险精算行业,推动传统精算方法从“统计推断”向“实时计量”跃迁,UBI车险等创新模式已实现优质客户出险频率显著下降,展现出数据驱动的实战效能。
深轻科技联合创始人钱中琦在分享中强调,精算师是“衡量和管理风险的专业人士”,其职业发展路径广阔,性价比高、平衡性好,并且与未来AI发展高度契合。他鼓励同学夯实数学与编程基础,积极参加中国精算师(CAA)或北美精算师(SOA/CAS)认证考试,并积攒实习经验。
中再寿险产品开发部副总经理王明彦聚焦再保险领域,指出精算本质是“为不确定性定价的艺术与科学”。他通过甲状腺癌理赔案例,阐明再保险如何在风险分层、产品创新与行业韧性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强调精算师需具备“动态、概率性且留有安全余量的思维方式”。
清华经管学院金融系讲席教授冯润桓系统介绍了清华精算学科发展历程与课程体系。清华大学自1999年设立保险方向以来,已形成涵盖风险管理、财产保险、精算学等核心课程的本硕博培养体系,并依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学生保险与精算协会等平台,为学生提供研究与实践资源。

嘉宾演讲(左起:岳淑怡、钱中琦、王明彦、冯润桓)
活动第二部分“对话国际大师”环节,法国再保险(SCOR)集团科学基金会主任菲利普·特雷纳尔(Philippe Trainar)发表题为“地缘政治风险、经济碎片化与国际保险业”的演讲。他深入分析全球化退潮、大国博弈与特朗普政策对保险业的潜在冲击,指出地缘政治风险正通过通胀、供应链中断、资本流动管制等渠道重构风险图谱,呼吁精算行业开发前瞻性动态模型以应对新兴挑战。

菲利普·特雷纳尔(Philippe Trainar)演讲
在对话环节,参会学生就精算职业路径、非数学专业转型、AI对精算的影响等问题与嘉宾展开交流。清华大学学生保险与精算协会同期开展招新宣传,介绍其“研究-项目-职业”三位一体的会员成长计划。
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办,清华大学学生保险与精算协会协办,旨在搭建精算学术与业界的对话平台,推动风险管理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与会者普遍认为,精算科学作为交叉学科的前沿领域,将在应对气候变化、巨灾风险、数字安全等全球性挑战中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供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
编辑:张晓雪
审核:卫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