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
  • 经管邮箱
  • 教职工内网
  • 用户登录
  • EN

清华MBA《清华新兴技术探究》课程开讲

2013-05-29
阅读:

2013年5月17日上午,首场《清华新兴技术探究》课程在清华经管学院伟伦楼501教室正式开讲,众多选课的清华MBA学生到场聆听了课程。

在同学们的期待中,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刘静教授以“先进医疗健康技术产业化研讨”为题,开始了清华新兴技术探究课程的第一讲。在这堂丰富生动的课程中,他介绍了医疗与健康的关系、医疗的技术背景、先进医疗仪器工业的现状、问题、产业意义以及未来发展前景,他还谈到了对医疗企业创新的思考、服务社会机制的形成、技术与市场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各种专业之间协同综合的重要性、企业家与高校实验室相结合的必要性以及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等问题。最后,他还介绍了微创医疗技术的应用、医疗融合及产学研相结合的前景。

首场《清华新兴技术探究》课程结束后,MBA学生们在卢达溶老师的引导下,还参观了热能系实验室火电站的发电模型、试验台和分析测试室。热能系的两位老师专门做了全面详细的介绍。同学们充分了解了火电发电过程,对清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清洁燃硫技术”等有了直观的认识,更激发了他们对经济增长、国计民生与节能减排、变废为宝等环保效能的相关问题产生了深入的哲学思考。

 

卢达溶教授(左上)、刘静教授(右上)、张建平教授(左下)、顾学雍教授(右下)

课后,他们还浏览了王维国先生纪念碑、“三一八”烈士纪念碑、“地质之角”、水利系的亚洲第一大泥沙实验室以及西南联大纪念碑等清华著名景观。同学们在这一过程中,对清华的人文精神、爱国传统、科研成果都留下了深刻印象,表示这不仅是一堂难忘的大学融合课程,更是难得的创造性学习体验和发人深思的思想盛宴。

课程责任教授卢达溶老师在课程开始前,对这门课作了简要介绍。课程设置充分利用清华作为综合性大学的独特优势,以工程研究作载体,深入研究大学融合之道。课程在设计上具有广泛的路径结构优势,即派生的大量技术与企业升级技术瓶颈之间形成结合之路;具有集约融合的结构优势,即结合MBA学生所在企业、清华实验室技术及本科生创新小组,以此构成“共建共享、共学共进”的结构平台;MBA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开放知识体系,来构建“心性结构”优势,塑造企业领军人物的精神品格。(供稿MBA教育中心编辑沟通办)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