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
  • 经管邮箱
  • 教职工内网
  • 用户登录
  • EN

清华大学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举办 “大数据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2015-12-25
阅读:

2015年12月22日,由清华大学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清华大学RONG系列论坛之“大数据与可持续发展”专场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伟伦楼报告厅举行。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钱小军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教授,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韩亦舜教授,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兼新闻中心主任、信息学院常务副院长张佐研究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助理国别主任谷青女士,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总工程师魏斌研究员等11位来自高校、政府部门、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嘉宾出席了本次论坛。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钱小军教授在清华大学RONG系列之“大数据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致辞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钱小军教授首先致辞。她在致辞中表示,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中国必须走绿色发展道路。大数据的应用有助于推动环保、节能、绿色产业的发展。

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韩亦舜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清华大学RONG系列论坛的基本情况。RONG系列论坛以医疗健康、未来人居、政府治理、诚信社会、工业制造等主题举办过若干场论坛活动。推出的RONG2.0版更专注于技术层面,邀请专业人士分享经验。通过RONG系列论坛,不少研究成果和思考得以传播出去,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做科学决策,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

之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教授发表了主题为“雾霾污染治理与大数据支撑”的演讲。在演讲中,贺克斌教授指出,PM2.5具有分布区域性强和成因复杂等特点,传统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控制PM2.5。在他看来,治理雾霾的核心内力在于对排放的控制,而实现排放控制需要有以数据为强大后盾的立体观测、数值模拟、排放清单三种技术构成治理雾霾的支撑体系。由于过去的数据都聚集在固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非道路移动源、溶剂使用源等方面,农业、生物质燃烧这些在现有的体系里没有数据,该领域还有待科研成果弥补改进。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教授在清华大学RONG系列之“大数据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

环保部信息中心总工程师魏斌研究员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大数据时代要求具有用数据说话的思维。这要求政府的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精准化转变,从被动应对逐步向主动预见转变,过去靠经验、直觉的决策转变为靠大数据科学决策。在治理环境方面,利用大数据,政府部门可以做到智慧治污、精准治污以及主动预见、预测和预警。魏斌坦言,我们的环保确实存在问题,其中环保数据可靠性、公信力也饱受社会诟病。但是他同时指出,可以从五个方面应对问题:一是夯实环保大数据的应用基础,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提高环境信息的公信力;二是建立统一的污染物排放网上申请平台,统一采集污染物排放信息;三是建立预测、预警模型;四是创新环境监察执法方式,精准打击和预防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五是推动环保大数据的产业发展。

 

环保部信息中心总工程师魏斌研究员在清华大学RONG系列之“大数据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助理国别主任谷青女士向大家介绍了联合国2030年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作为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的2.0版,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以主流化、加速以及政策支持为方略,特别强调各部门的协作和共同推进。目前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的测量、贫困人群定位、环境公益诉讼等困境,都有赖于大数据技术在未来提供支持。

商道纵横创始人、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专家郭沛源与沃尔沃集团中国公共事务及企业社会责任总监黄铮分别从自身企业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案例,阐释了企业社会责任与大数据之间的关系。在郭沛源看来,共享大数据可以为公共政策提供支持,可以为价值链合作伙伴创造价值,也可以增进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而黄铮则从沃尔沃公司在经济、环境、安全方面的探索实践介绍了大数据在可持续交通方面的应用。

 

商道纵横创始人、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专家郭沛源(左)和沃尔沃集团中国公共事务及企业社会责任总监黄铮(右)在清华大学RONG系列之“大数据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发言

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兼新闻中心主任、信息学院常务副院长张佐研究员在发言中谈及对大数据伦理的看法。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社会变革力,融合了链接能力、交互能力、渗透性和融合能力。但与此同时,大数据时代也引发了新的伦理问题,包括身份困境、隐私边界、数据权利、大数据公共治理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不仅要尊重个人自由,强化技术保护,严格操作规程,加强行业规律等方面,也应综合考虑企业、个人、社会大众、政府对价值的追问。

美国环保协会绿色供应链项目经理于永淼以沃尔玛、苹果、宜家为案例介绍了绿色供应链。绿色供应链区别于传统供应链的地方在于在设计、材料、生产、物流、营销、税收中加入了绿色元素,关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他指出,大数据推动供应链的绿色提升,还需要国际大买家之间的信息共享、国际买家和政府信息中心的共享,同时整合各方信息,建立供应商的大数据平台。

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兼新闻中心主任、信息学院常务副院长张佐研究员(左)和美国环保协会绿色供应链项目经理于永淼(右)在清华大学RONG系列之“大数据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发言

公共环境研究中心绿色证券负责人袁言向大家展示了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如何利用公众、品牌、上市公司等利益相关方作为支点撬动企业改善其行为的实践。面向未来,他指出,一方面可以利用企业环境责任与融资间建立联系,形成倒逼机制,另一方面建立企业评分机制,倡导绿色消费,从而推动企业的环境改善。

中国优步大数据专家江天、百度公司高级技术经理张家军、阿里研究院高级专家潘永花等三位大数据专家从互联网实际应用出发,与大家畅谈了大数据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探索实践。江天表示,优步所代表的共享型经济,将城市居民个性化的需求和闲置的社会资源,通过大数据的技术进行高效的匹配,不仅在微观上不断提升产品的安全服务水平,更在宏观上达到节能减排的良效,提升城市的运营效率。百度公司高级技术经理张家军则指出数据中心未来的趋势:一是用电量占比的持续上升,另一点则是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下降。在他看来,大数据中心的核心问题在于找到落脚点。他表示,数据中心可以更多地协同,可以让社会端的监控反过来调控数据中心,从而动态地为数据中心的每个设备勾连。阿里研究院高级专家潘永花强调了DT作为信息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力。在她看来,大数据正是以利他主义、客户体验至上、开放透明的DT时代的代表。从全球政府数据开放进程出发,说明信息的开放能够激发社会的创新力,增加公共决策的科学性,鼓励全民参与社会管理,提升政府透明度,提高社会运行效率。

论坛最后,各位嘉宾在“大数据与绿色经济”圆桌论坛中,就大数据应用等问题展开讨论,并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解答了大家关于数据挖掘、数据决策等方面的提问。(供稿: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通讯员:成瑶瑶责编:李莉萍)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