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1日下午,由清华MBA校友会和清华MBA教育中心主办的“启迪学堂”2016年首场学术讲座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行。本场讲座邀请到美国前能源部部长、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Steven Chu)博士作主旨演讲。特邀嘉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清华MBA校友会副秘书长、能源环保协会副会长龙林(MBA2007级)主持活动。
讲座开始前,清华经管学院党委副书记焦捷教授致辞。焦捷教授介绍了朱棣文博士的背景和成就,特别提到他敬业专注的科学家精神,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经历,以及对人类文明、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焦捷教授还介绍了朱棣文博士任美国能源部部长期间,对于制定公共政策、促进中美两国合作的经历。
朱棣文博士以“新型纳米材料在生物、生物制药及空气净化行业的应用(Nanomaterial approaches to biological and medical probes, and batteries and air filtration)”为题作了精彩演讲。演讲内容聚焦于生物医药、生物学、电池及空气净化等方面新型纳米材料的技术应用。
美国前能源部部长、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博士在清华经管学院作主旨演讲
朱棣文博士首先介绍了新型纳米材料应用在生物制药领域的新探测技术等方面的情况,并分享了利用纳米技术观察研究人体细胞抵抗病原体的运作机理,蛋白质分子分解促成细胞分裂并导致细胞突变的发生过程,以及生物机制在癌变过程中的演化方式,包括癌细胞突变后的繁殖情况,以及造成癌细胞扩散的蛋白质种类等。
朱棣文博士说,通过新型纳米技术的探测应用,观察分解机制的高分辨率图像,采集详细数据,能发现蛋白质分子形成特定结构,产生相关信号,致使细胞进一步扩散。这也就找到了阻止扩散的方法,即在变异过程的临界点上避免细胞进一步分解。他还分享了纳米荧光探针在检测方面的具体应用,包括荧光染色过程、应用不同探针合成生物机制机能、呈现相关表征等。特别是纳米离子穿过细胞膜的实验,即把大量纳米离子放在癌症细胞中,使得相关物质浮现出来,完成癌细胞的探测。
之后,朱棣文博士深度解析了基于新型纳米技术的适应性光学在生物学上的应用,比如神经元中蛋白质分子的成像亮度随钙质变化而变化、显示生物学上分解的差异化等,进而了解脑细胞变化,观察癌变情况。朱棣文博士表示,新型纳米材料在其他领域也有广泛应用。比如,通过等离子体传送、连接金刚石纳米颗粒人工合成钻石的方法,提高电池能量的强度及性能,治理大气污染等。任何新纳米技术的出现都与材料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都是新型纳米材料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最后,朱棣文博士现场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内容涉及元素合成、光成像、能量,电荷和信息转换、储存等。(供稿:MBA教育中心通讯员:万军责编:于红蕾)
朱棣文(Steven Chu)博士
1948年2月28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美国第12任能源部部长、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970年毕业于罗切斯特大学,获数学学士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76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1978年,担任美国物理学会理事。1993年,获颁费塞尔国王国际科学奖;1994年,获亚瑟萧洛奖及威廉梅格斯奖;199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激光冷却和陷俘原子技术)。1998年6月5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4-2008年任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同时兼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教授。2008年12月15日,获得美国第56届当选总统奥巴马提名出任美国第12任能源部长。
启迪学堂
“启迪学堂”是清华经管学院MBA校友会创办的系列活动之一,面向MBA学生和校友,同时开放给清华大学其他院系的师生校友,以及企业嘉宾,为大家学习新知、交流信息、探讨前沿科技趋势、寻求创新创业合作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启迪智慧人生,激发创业灵感,引领学科融合。“启迪学堂”的创办得到了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