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3日,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新加坡管理大学会计学院主办,清华经管学院高管教育中心承办的第二届首席财务官全球论坛在舜德楼举行。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徐心教授、新加坡管理大学会计学院院长程强教授、清华经管学院会计系系主任肖星教授、清华经管学院金融系朱武祥教授、中兴通讯副总裁陈虎先生、SAP卓越中心总经理舒彬先生、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副总裁钱骥先生、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国别风险研究中心王稳主任等嘉宾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由清华经管学院会计系李丹教授主持。
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徐心教授首先致辞。他在致辞中说,作为现代企业中最重要、最具价值的顶尖管理职位之一,CFO掌握着企业神经系统(财务信息)和血液系统(现金资源),是公司资源的价值管理者和价值创造的推动者。伴随商业进程的发展,CFO的角色定位也进入了新的时代,转向参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清华经管学院与新加坡管理大学会计学院联合双方在会计和企业管理方面的优势,合作开展了首席财务官高级硕士项目,项目紧紧围绕企业财务管理、战略分析决策等一系列CFO核心履职能力进行设计,突破了传统的财务壁垒,培养具有战略高度全球视野的未来财务管理领袖。致辞最后,徐心教授发出诚挚的邀请,期待中国众多的优秀财务管理精英,未来的企业CFO们能够加入到这个项目当中来。
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徐心教授在清华经管学院首席财务官全球论坛暨首席财务官高级硕士项目说明会上致辞
随后,新加坡管理大学会计学院院长程强(经硕1994)教授致辞。他首先介绍了新加坡管理大学的发展历程。经过16年的积累,新加坡管理大学会计学院已在会计综合研究水平上排名亚洲第1,全球第22;财务研究方面排名亚洲第1、全球第5。根据自己在会计教育和企业管理实践上的经验,程强教授指出,目前CFO的角色变化主要体现在两点上:第一,以前大家把CFO想象成会计的角色,现在CFO的职责已经远远超过收集、汇录和披露信息的职能,已成为是CEO的左右手,是公司做决策最重要的信息来源。第二,中国跟世界的接轨已经走得越来越近,中国的公司已经发展为全球性的企业,中国的CFO也是全球的CFO,所以CFO要培养全球战略眼光,这也是本次“全球论坛”的意义所在。程强教授强调,新加坡管理大学会计学院和清华经管学院的师资力量强强联合,两个学院坚持不懈地推进财务会计人才的培养,共同为培养中国,乃至世界的财务管理人才贡献力量。

新加坡管理大学会计学院院长程强教授在清华经管学院首席财务官全球论坛暨首席财务官高级硕士项目说明会上致辞
接下来,中兴通讯副总裁、中兴通讯集团财务公司董事、中兴云服务公司董事、清华经管学院博士后陈虎先生分享了他在高科技行业财务管理的经验。他认为一个企业的财务人员有会计、财务管家、企业的融资者、企业的管理者四种身份。陈虎先生强调一个CFO的角色是多重的,如何从财务专家转化为管理者,从管理者转化为具有战略视角的高层管理人员,这都是CFO所面临的非常大的挑战。他分享了中兴通讯集团面临这些挑战所建立的全球财经管理模式,中兴通过建立数据工厂把全球的财务基础工作集中在一起,使财务会计的基础工作和管理会计的基础工作抽取出来,做成一个全球的共享服务中心,。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建立了一个财务为核心、为大脑,业务财务为神经、为血液系统的全球财经管理模式。陈虎先生强调,对于财务人才,至少需要有战略、财务、经营、风险、计算机、数字这六个方面的知识积累,才能真正地转型成一个优秀的CFO。

中兴通讯副总裁、中兴通讯集团财务公司董事、中兴云服务公司董事、清华经管学院的博士后陈虎先生做经验分享
SAP卓越中心的总经理舒彬先生从战略的角度强调了财务信息化的重要性。他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智能化越来越高,给现代财务管理带来了很多挑战,因此需要一套有控制性的系统和流程。现在IT业界有一个很大的革新,把操作型的数据和管理型的数据融合同一个平台,跟内部的资源结合起来,做到一套标准,从财务的管控到战略的管控以及经营上的管控,把人的能力和机器的能力更好地发挥。

SAP卓越中心总经理舒彬先生做经验分享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副总裁钱骥先生从公司成长的角度强调财务管理架构的重要性。他强调公司从中小公司往上发展的时候,财务管理的架构要经历比较大的变化,比较好的架构就是共享服务的架构。钱骥先生还指出了企业管理发展的方向。现在海外很多企业非业务核心的功能都外包给云计算服务公司,便于企业聚焦到自己的核心业务上。这些后台的业务在未来可能会剥离到整个公司的外面去,跳出了一个企业的范畴进行共享服务。从投资人的角度而言,未来企业管理模式就会发生一些根本性的变化,他希望公司的CFO能够跟随时代的潮流。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副总裁钱骥先生做经验分享
随后进行的是两场高峰对话。第一场论坛的主题是“企业创新投融资”,由新加坡管理大学会计学院院长程强教授主持。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国别风险研究中心王稳主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资金部副总会计师、海峡能源有限公司CFO吕连浮女士,君联资本合伙人、执行董事邵振兴先生以及诚通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志海先生是本场论坛的特邀嘉宾。大家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国企业的创新问题。吕连浮女士认为创新的动力来自于内外部的压力,一个企业没有创新就很难得到投资机会。王稳先生以华为为例指出一个企业要真正将创新落到实处必须重视三个方面:第一是要特别重视研发的投入;第二是重视创新的激励机制;第三,是要形成一个创新的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张志海先生从他在不同类型企业的经历和感受来谈企业的创新动力。他认为企业创新跟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高科技企业的创新往往具有主动性,因为不创新就会被淘汰;传统的国有企业创新动力在于整个国家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外在压力。邵振兴先生认为创新还是要以市场需求为最本质的驱动,任何不以这个为支撑的创新都不是创新。他指出创新一共有三类: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创新要实现市场化,必须要进行投资。“国内投资机遇”是本场论坛讨论的第二个话题,邵振兴认为投资的机遇应该从驱动因素着手分析,社会结构的变化、技术革新、经济结构和宏观政策这四类驱动因素下带来了两方面的机会。一方面是消费升级,从商品到服务,从物质到精神;第二方面是智能化,这两方面的机会将会引起国内投资极大的关注。在讨论第三个话题“企业融资”时,张志海强调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三点:第一是量力而行,融资一定要和企业的战略匹配;第二是对国内、国外的政策壁垒要有清醒的认识;第三是团队配合。吕连浮女士认为CFO在企业融资中要承担主要责任,不同阶段的项目,CFO一定要了解金融市场,了解相关投资方的诉求,要知道通过哪些融资渠道去融资,运用股权融资还是债权融资,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

第一场高峰对话:“企业创新投融资”
第二场论坛的主题是“商业模式创新与转型”,由清华经管学院金融系朱武祥教授主持,三位嘉宾分别是实创家居装饰装饰集团董事长孙威、斗米兼职创始人兼CEO赵世勇、汇生咨询创始人兼CEO刘鹏。朱武祥教授提出了一个大家都非常感兴趣的问题:财务管理是否会妨碍企业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孙威认为家装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确认收入方式,直接帐面表现可能没有那么优秀,但可以通过商业模式的设计,改变收入确认方式和业务模式,突破制度壁垒。赵世勇则通过自己在百度、腾讯和赶集网的工作经历指出,先做用户体验的创新、模式的创新,自然就会引起商业模式的创新。互联网公司商业模式创新,其实和财务管理的关系不大,互联网的很多模式走在了财务规则制度之前。刘鹏将咨询行业特有的“专家网络”商业模式介绍给在场的观众,这是属于知识分享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投资人可以快速找到拟投资领域方面的专家来了解一个行业,专家则可以通过该平台把他们的业余时间或者在工作当中形成的知识,迅速地转化成现金。对于商业模式,孙威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商业模式的的本质就像一个国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商业模式就是企业的政治经济学,关键资源能力决定了我们采用什么样的商业模式。

第二场高峰对话:“商业模式创新与转型”
朱武祥教授总结道,CFO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转型升级过程当中大有作为的是,可以利用现有规则把我们企业光鲜亮丽的一面表现出来。同时,互联网新业态也给财务管理带来了很多的变化,一是推动会计准则变革;二是以变向的方式,做一些合理的科学设计,减少对企业的负面影响。

清华经管学院金融系朱武祥教授主持高峰对话“商业模式创新与转型”
高峰对话结束后,清华经管学院会计系李丹教授对首席财务官高级硕士项目进行了介绍,该项目是清华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大学凭借强大的财务与会计学科优势,整合两校杰出的师资阵容所创办。项目主要有三个特色,第一是财务深度,打造系统视同的专业知识体系;第二是金融广度,拓展全方位、多维度的金融视角;第三是战略高度,提升全球视野的财务管理之道。

清华经管学院会计系李丹教授介绍首席财务官高级硕士项目情况
活动最后,李丹教授和程强教授一一回答了现场同学的提问。(供稿:高管教育中心责编: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