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
  • 经管邮箱
  • 教职工内网
  • 用户登录
  • EN

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对话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

2018-05-09
阅读:

近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与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进行了精彩的深度对话。清华经管学院党委书记高建教授主持活动。

高建教授在开场主持中介绍,沈南鹏是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也是携程旅行网和如家连锁酒店的创始人。沈南鹏位列美国《福布斯》(Forbes)2018年“全球最佳创投人”榜首,这是全球华人创投人士首次得到此项冠军,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此外,他屡次获得国内外各项殊荣,包括《福布斯》(Forbes)2012-2018年度“全球最佳投资人”榜单中排名最高的华人投资者、《财富》(Fortune)2015-2017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位投资人”、CB Insights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2017年度“全球20位顶尖风险投资人”等。

钱颖一院长在开场时介绍说,过去几年的对话嘉宾多数是企业家,“今天我们邀请到了第一位风险投资家,而且是世界级的中国风险投资家,之前他也是位企业家。”随后,钱颖一院长从“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投、创业的国际比较”、“学习、成长和责任”三个方面与沈南鹏展开深入探讨。

微信图片_20180510114522_meitu_1_meitu_8.jpg

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对话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

每一份业绩的背后,都是团队的成绩

对话开始,钱颖一院长对沈南鹏获得美国《福布斯》(Forbes)杂志“2018年全球最佳创投人榜单”全球第一的排名表示祝贺,并提到沈南鹏非常重视团队精神。塑造团队精神是商学院教育的重点之一,钱颖一院长因此请沈南鹏就如何塑造团队精神方面的问题做经验分享。沈南鹏说,投资本身就是一份最讲团队合作的职业,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的企业文化中有两点非常重要:第一,业绩是评判职业发展的重要标准。红杉基本中国基金强调扁平式管理架构,将360度内部考评体系与内部导师制度(Mentor-Mentee)相结合,以此公平并综合地评价每个人的权责和成绩。沈南鹏强调:“能够把最好的人才留下来,这是一个基金最重要的成功之道。”第二,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关注整个基金的整体表现,团队成员的利益也是跟基金挂钩,而不是跟某一个项目。“每一份业绩的背后是一个团队的成绩”是红杉坚持的企业文化之一。

在正确的方向上保持专注

沈南鹏曾总结自己投资成功的三个主要因素,即中国市场的推动、保持专注、不要盲目,钱颖一院长由此问及他怎样保持专注于正确的方向。沈南鹏谈到:“很多人都知道要专注,但是要选择一个正确的领域并始终保持专注,并非易事。”团队能力、资源以及对投资方向的判断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沈南鹏表示,“对基金来讲,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战略,对基金的行业配置、投资组合做出前瞻性的判断。”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的四大投资方向

当钱颖一院长问到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四大投资领域——科技/传媒、消费品/服务、医疗健康、工业科技在未来五年的发展走势时,沈南鹏表示,信息科技非常重要,因为无论在消费领域、医疗健康还是工业领域,信息科技都在为行业进步持续输出全新的方法论。当下信息科技在消费互联网方向上被充分运用,而在企业服务领域的运用将是下一个方向。

医疗健康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方向,该领域在最近五年发生了显著变化,一些专注于生命科学方向投资的美国基金近几年表现出色,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一发展趋势。

随后,沈南鹏还以手机市场和汽车行业市场的对比为例,分析了工业科技的发展趋势。他认为,新能源汽车是对传统交通出行的一次技术革新和冲击,汽车领域处在产业变革的前夜,这也是国内汽车行业弯道超车,产生世界级企业的机会。

微信图片_20180510082908_meitu_3.jpg

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

创投、创业的国际比较

全球视野,本地决策

2005年,沈南鹏和红杉资本共同创办了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与红杉资本美国基金以及红杉资本印度基金共同构筑了红杉资本的全球布局,红杉资本一直秉持“一个红杉”(One Sequoia)的文化理念。钱颖一院长问及红杉资本全球构架下的投资决策权划分与文化共识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沈南鹏回答说,红杉资本的一大特点就是全球视野,本地决策。

沈南鹏表示,每个基金都有其内在的独特文化,包括红杉资本在内的很多硅谷企业都相信“世界是平的”。让他至今印象深刻的是,早年红杉资本美国合伙人把他们之间关系解释为——Peer-To-Peer(平等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他进一步解释说,“Peer-To-Peer是一个最具有前瞻性的认知,正是基于此,我们才能准确定义红杉未来10年、15年、20年怎么走”。

中国商业的竞争与机遇

作为一位在跨中美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并获得成功的企业家,沈南鹏从商业竞争的视角出发,在商业机会、产品差异化、业务延伸性几方面阐述了自己对于中美差异的感知。他表示,中国的创业企业家与硅谷的企业家越来越像,大家处在同一片信息科技环境里,参与其中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但沈南鹏也同时指出,中国的商业竞争比美国更激烈,“中国的创业者会孜孜不倦地去抓住每一个机会,很多今天已经相当成功的公司,也比美国企业有更大的雄心去扩展。”

钱颖一院长继而提出,很多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家在业务领域选择上不那么聚焦,沈南鹏对此认为,中国公司非常善于延展,并且延展的业务往往来自于强大的主业基础,而并非是分散的状态。

足够长线的投资,给你从容的空间

钱颖一院长描述了当前风险投资的状况——无论是风险投资的规模,还是所投企业中“独角兽”、“十角兽”和潜在“百角兽”的数量,中国和美国几乎都是对半分。被问及在这一趋势下中国与美国对比的优劣势时,沈南鹏提出,当前国内优秀的人才库成为了中国面对竞争的优势,然而在一些需要长期投入的行业里,中国企业家需要更加有耐心。而作为风险投资机构,红杉资本在全球几十年的品牌积累构成的优势是有足够长的基金周期,能够进行更长期的投资。

微信图片_20180510102732_meitu_5.jpg

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对话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

关于学习、成长和责任

缜密思维背后,保持好奇心和热情

谈到求学轨迹,钱颖一院长问及数学背景对职业生涯的影响,沈南鹏说,数学训练出推理建模的能力,的确影响了对很多投资的判断。但沈南鹏坦言,自己也有感性的一面,在自身所谓的缜密思维背后,还保持着好奇心和热情。在谈到从投行到创业这中间巨大的转变时,他说,人必须有热情才能让你度过比较艰苦的时期,这也是企业家精神的真谛,即对风险有一定的判断和感知,但依然愿意承担风险。

在人生的关键节点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谈及成长和选择时,沈南鹏回顾了自己的大学生活。他分享道:大学给了他机会去开拓眼界,提高学识,比如大学时期,他阅读了很多文学、历史类书籍,也曾在暑期去甘肃省贫困县定西县参加过社会考察,而这些知识与见识又给他打开了另一个空间。他认为“教育是教会你在每个点上进行选择”。而谈及如何评判在这些关键的选择点上是否正确时,沈南鹏说:“用一句非常通俗的话说,跟随你心(Follow your heart)。”

微信图片_20180511092629_meitu_9.jpg

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

微信图片_20180510102740_meitu_2_meitu_7.jpg

钱颖一院长向沈南鹏赠送礼物

微信图片_20180510102725_meitu_4.jpg

对话现场

在对话之后,沈南鹏与现场同学展开互动,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给予了一一解答。

供稿:沟通办 责编:时曼琳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