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
  • 经管邮箱
  • 人才招聘
  • 用户登录
  • EN

聚焦养老金融的国际镜鉴与中国实践 经济政策讲堂举办

2025-09-24
阅读:

2025年9月20日,由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管教育中心联合举办的经济政策讲堂举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研究员,学院经济学博士校友金荦走进讲堂,为大家分享养老金融的国际镜鉴与中国实践。

活动现场

金荦长期致力于国际金融、金融监管、资产管理、养老金融等领域的研究。她首先分享了养老金融提出的背景与基本内涵。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是党中央立足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的老龄化、少子化趋势作出的前瞻性重大战略部署。学界关于养老金融尚未有统一的定义,总的来说,养老金融是围绕社会养老需求进行的各种金融活动的总和,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养老金的筹集和保值增值,保障退休收入水平,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并支持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

金荦讲座

金荦提到,从资金端来看,我们要构建符合国情、可持续的养老金筹集制度。她介绍了各国面对老龄化,在养老金筹集制度方面的改革方向。一是开始调整政府、企业、个人的责任分担机制,逐步提高二、三支柱(私人养老金)的占比。二是养老金体系逐渐从传统的待遇确定型(现收现付)向缴费确定型(基金积累)转变。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现行养老金体系仍以第一支柱为主,第二、三支柱发展相对不足。当前我国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规模已突破两亿人,其参保率不高的问题突出。建设可持续的养老金制度,需统筹考虑覆盖率、福利充足性、管理效率和成本,以及财务可持续等多重因素。

金荦指出,从投资端看,我们要夯实养老资产储备,应对老龄化挑战。全球养老基金规模近年来持续增长,投资收益成为各国养老基金资产规模持续扩张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支撑因素。据观察,全球主要养老金的投资策略也呈现一定共性,包括注重长期稳健回报,加大境外资产和另类资产配置,同时推动ESG投资理念融入投资的决策流程。这些经验为我国养老基金的投资运营提供了重要参考。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我国重要的社会保障战略储备,理事会自成立以来坚持并持续丰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责任投资”理念,稳健审慎开展投资运营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投资收益;同时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现场交流环节,金荦与听众围绕养老金参保激励、地方委托投资管理、企业年金投资等议题展开讨论。持续两个小时的讲座分享了养老金融领域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的重要洞见,获得了良好的反响。

清华大学经济学学堂班联合参与了此次讲座的主办。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钟笑寒主持本次活动。会前,学院副院长何平教授、退休党支部书记李子奈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冯润桓教授与金荦进行了交流,并参加讲座。

嘉宾合影


供稿: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编辑:张晓雪

审核:卫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