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
  • 经管邮箱
  • 用户登录
  • EN

龙争虎斗尽显能的经85

2004-04-05
阅读:

龙争虎斗尽显能的经85

席永刚

三月的北京,还是春寒料峭的时节,但是,与校友的联系和交流却使我们感受到了盎然的春意。周六下午,按照约定的时间,我们在清华经管学院的咖啡厅见到了三位师兄,虽然毕业已经十多年,他们身上依然充满着清华的锐气和“行胜于言,追求完美”的精神。毕业后十多年的拼搏,他们也都在各行各业有所成就,而三位师兄恰巧代表三种不同的职业,丁杰师兄在著名的外企咨询公司,王奇志师兄在大型国企,白羽是自我创业的民营企业家。交谈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深入,说话的人和听众一起被带入十多年前的氛围中。

五湖四海尽相逢 ―― 初入清华

当时我们入学时有32人,中间有点变化。10个是北京的,20个外地的,10个省,每个省2人,我们一共有11个女生,是比例比较高的,气氛也是比较活跃的,我们班男生女生关系不错,谈了几对,最后成了一对,现在关系还不错。当时经5在录取时是清华第二高的分,生物是第一。后来这两个系的人大都出国了。经管的学生有个特点,招收的学生在中学时就是比较积极的,大多是班长、书记等,因为是“经管”,大家认为搞管理的,都应该是比较活跃的,要有一些社会活动经验等。

现在的经管兵强马壮了,我们那时候就一个班,相对于其他无线电、自动化等大系,我们都是受气的,搞运动会,分甲乙组,我们都是老弱病残,与外语、生物等系分在乙组。

但小也有小的好处,在一个小圈子里,大家都很熟悉,不同年级之间,象我们和经3、经4关系都比较好,宿舍都在14号楼,就在一个楼道里。说起14号楼,是个新楼,在清华算是条件最好的了。但也有一些人不能适应,有个老聂,老说睡不着,原因是14号楼不是正南正北的,东偏南15度。

当时我们入学后先在精仪系的楼里上了一段时间,好像是在9003大楼,后来到了老楼,就是现在的外语楼文南楼吧。当时学校的条件不能想象,大家就是念书,课余生活最多的是打牌。

龙争虎斗各显能 ―― 忆当年“辉煌”岁月

我们班在学校里还是比较有名气的(除了前边说的运动会比较郁闷),主要是比较活跃,在学校搞了不少的活动。

我们班经常出一些班刊等,效果都不错,在三、四年级时我们班还评过一次当年世界、国内10件大事,贴在外边,我(丁杰)还和胡子一起出去贴。

当时上大学时头脑比较简单,学校也比较封闭,至多出去到照澜院买一些日常品,很少参加校外的一些活动。平时大家的学习还是很认真的,由于都是各地的第一第二名考来的,大家都在较劲。不过,课外活动还是搞了不少,平时主要是舞会,当时每周末都有舞会,就是在7,8,9食堂,晚上把桌子一撤,就成舞池了,当时大家对舞会还都比较感兴趣,但也不是跳太复杂的,就是平四等基本步了。我们形容是周周歌舞升平。我们还办过一次比较大的活动,以班级名义办了一个赈灾舞会,与学生会协商后,租了一个食堂,布置好场地后就开始售票,活动的收入都捐献给了灾区。

我们还曾经骑自行车出游,当时有的同学不会骑车,还是由别人带着去的,大伙劲头十足,回来的时候,有几个同学还走错了路,跑到河北去了。

当时还流行跨校联谊活动,我们班就和人大、北大一起搞了一个演讲比赛,题目还比较有意思。每个班出几个人,各个班的辅导员也出来讲讲话。

海阔天空任驰骋 ―― 学习和实践

很快就开始了在清华上学的日子,首先是军训,不过我们还是住在学校的宿舍里,变化不太大。大家都是自己带的被子,教官要求叠起来,但都叠不成,后来就算了。军训时间是一个月,印象还是很深,教官叫安排长,要求比较严,经常唱歌。在军训结束时到体育学院,打了5发子弹。总体感觉我们的军训没有拉出去的严格。

接着就开始上课了,但开始的时候,大家虽然知道经济管理肯定有用,但对于学完管理信息系统到底应该能干什么,还不是很清楚,当时赵家和老师给我们讲了一次讲座,讲我们的专业应该有三个支柱:计算机,经济,数学,三条腿走路。最后定位说这一行做到最高层应该是系统分析师。当时还没有CEO,强调MIS,理工科加上一点经济,整个还是信息系统的角色。

现在清华比较开放了,开始从国际上请一些知名的教授讲课,象杨振宁、桑顿等,对学院今后的发展很有意义。尤其目前的MBA教育,都是非常新的课程,越来越与国际接轨了。而当时由于经管是一个新型的学科,很多东西都是在摸索中前进的,课程也比较理论化。

有一门课,我(白羽)印象非常深,大5时,好像是选修课,“网络”,当时我一下子就觉得这个技术将来前景非常好,虽然我考的分数不高,但我知道他的重要性,一种直觉。后来我在实际工作中,感到网络真是太伟大了,大大的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其实信息只要一公开,就会产生价值。

第一年金工实习,象上课,第二年搞社会调查,我(白羽)搞的是啤酒企业。第三年去的瓦房店轴承厂,当时因为有个干研班,很多那个厂的,就把那里做成一个实习基地,每年都有人去实习。

还参加团委组织的扶贫活动等,丁杰去阳原,帮他们搞发展报告等。还有一个同学骑自行车去山东进行社会实践。王奇志去的大同,总共花费才70元钱,就是拿个介绍信,一般住老乡家里,或者住到学校里,直接睡在课桌上。

曾经年少爱追梦 ―― 校园生活、卧谈天下

说到班级之最,胡志斌算是最能侃的了;另外我们班的女同学也还是很漂亮的,人数也比较多,11个,在清华还是比较闻名的。当然,清华的女同学对男同学的要求就比较高了。当时我们周末都到别的学校跳舞,清华竞争激烈,到其他学校开发,主要去北医、北大等。

说到当时的节日,主要还是传统的那些节,当时社会上都没有过一些西洋节日的习惯,当时没有女生节,也不知道情人节,但已经有圣诞节,但不象现在这么重要。

那时大家思想比较活跃,为国家、为社会想的比较多,经常在夜里就当时的热门话题开卧谈会,话题多谈到国家、民族的发展,很是忧国忧民。

对今后具体的职业发展,大家谈的并不多,对于经管这样边缘交叉类学科,对于将来到底要干什么,当时还是比较困惑的,虽然学了很多东西,但由于不知道将来具体要干什么,不知道如何与实际结合,也很难深入下去。聊天时也总是海阔天空,比较虚的方面。当时社会的分工也比较粗,只是几个大类,企业,国家机关等,内部的细分还不清晰,不象现在,咨询师、会计师投行等职业很具体,可以根据未来职业有针对性地学习,当时并没有这么多选择机会。从另外一个角度,在本科时期,不细分也有好处,广泛涉猎,知识面尽量宽一点,如果划分过于细,反倒把自己今后圈死了,不利于今后发展。

别情依依不胜诉 ―― 十年回顾

五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毕业前,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考TOFEL和GRE的同学比较多,很多同学都准备出国,也是互相影响吧,我们班出国的大概有20人左右,现在有几个回国发展了,大部分都安定了下来。

大家的职业分布比较广泛,但象当时职业设计的系统分析师没有几个,在国外的,一部分人搞生物统计,医药统计等;搞计算机的有几个,4-5个人;还有一个是做信用风险分析,在美运通;还有一个搞农业经济。其实还没有离开那三块:数学、经济和计算机。留在国内的在做各种各样工作,我们三个就很有代表性,外资、国企和民营企业;我们所知道的同学中,有的在银行,做投资银行业务;有的在民营IT企业;有外资企业从事通讯行业的;有同学在国企正努力搞MBO……上海的一个女同学在房地产公司工作,是个诗人,开了一个书屋,学的是俄语;还有一个在孟加拉,与当时的一个留学生结婚;还有一个民营企业家,做汽车配件的生意;还有一个同学,从来没有联系过,从来不聚会,非常幽默,10几年没有换过公司。

4年前大聚会一次,是我们毕业10周年,国内的同学都去了,赵院长也参加了。我们围坐一桌,挨个发言,一些没有参加的同学还发信谈了他们自己的感想,写的都很感人。这次聚会对我们10年来的情况作了一个全面的回顾。

我们班还有一个网站,信息量比较大,包括我们自己写的一些文章和照片等,网站是自己注册的一个主页www.jing5.com或www-users.cs.umn.edu/~jiang/j5/index.html 。

万紫千红总是春 ―― 个人感悟与殷切寄语

1、白羽:我当时的经历比较丰富,现在想来感悟很多。

那时我在学校玩了一段麻将,感到很快乐。我当时有一箱子钢蹦儿,是多年积攒的,后来麻将学会了,钢蹦儿也输光了,但技术练的很好,10打9赢。当时玩的时候感到无忧无虑,很快乐。后来89年快毕业时,我就到外边勤工俭学,去各地做生意。当时大家生活费是每月60元的时候,我就已经月消费600元了,主要是印刷试卷,然后到全国各地推广。当时我想法很简单,想利用自己的劳动和知识使生活更好一点,认为18岁后就应该自食其力。放假时我勤工俭学有两份工作,看楼门和翻译资料。当时有同学问我假期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是否值得,我只是认为要自食其力,当时已经有了一些经商的意识,也没想到会影响到今后的道路。

我毕业后先到深圳,看到了南北在服务的思想理念上的差异,认为这是个巨大的商机。93年回北京,95年成立自己的公司。先是承包了一个印刷厂,因为当时北京还没有服务的意识,我就利用了这个时间差,当时我就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理念。现在这个厂发展的还不错。

毕业前有些惊险,由于我计算机不好,加上外出打工占用很多时间,可能算是比较另类,我被单独答辩,8比1,让我肄业,幸亏其中的程佳惠老师说不能草率决定,认为我还有潜力,应该多给我一次机会,就多留了一个月。后来回到清华,一位老师说,没想到你还有今天的成就,当时大家认为你不务正业,但现在看来你是走到了前边。我那时自己也认为在学校时经常去外边打工不是很光彩,但现在看来,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人生时段。我认为学校的教育应该实事求是,应该更加结合实际,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在大学阶段,我感觉所学课程应该改一下,不能就是简单的分数导向,应该找到一个更好的方法。

另外一方面,清华应该加强人文方面的教育,如果缺乏人文方面的训练,思想的深度会比较有局限性,很难有深度。教育应该与实际更多结合,一部分搞学术,其他应该向应用方向发展。否则,目前的效果,只是把大部分都学生毕业后送出国,太可惜了。学校应该实事求是,允许大家不同的方向发展,不能仅仅关注分数,因为这时候学生应该有一定兴趣分化了,允许一部分可以搞研究、学术,另外部分应该与实际多接触。

现在国内的机会对毕业生来说不是很多,原因就在于所学和所用还是比较脱节。谈到教育,教育就要与实际相结合,经管的名气不在于有多少楼,多少试验室,而在于有什么思想,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将来物理形态的东西是非常有限的,13亿人也不可能人人都象美国人一样生活,地球受不了,怎么办,应该发展软的力量,就是思想和创意,创意营销,用软文化向外推广。就象韩国,非常小,但目前的韩流席卷中国,这就是软力量。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人,应该自己的独立思维,中华民族如果使民智开发出来,会更快发展。

2、丁杰:从我这几年的观察和工作经验,也有一些体会:

每个人如何发展到具有这种独立自由的思想状态,从教育来说,也应该有一个能够促进这种变化的体系逐渐形成,如果仅仅依靠个人通过偶然的机缘来感悟,可能比较缓慢。

说到清华的特点,清华和清华的同学感觉都比较稳,从这个意义上说,清华的精神更接近我们中国传统的文化,相对来说,北大是另外一种风格,但都没有错,有差异是好的。

在清华我感觉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把优秀的同学聚在了一起,清华的生源可以说是最好的,与这些优秀的人整日生活在一起,即使不刻意学习什么,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都有赖于早年清华的一批大师级的人物为清华奠定的基础和气氛。

我们公司的员工有一半是清华的,普遍的印象是清华同学基本功比较扎实,也比较塌实和严谨,但缺点是都不太爱出风头,不会表现自己。这一方面是学校传统文化的影响,另外一方面,是学校有了这样的校风后,有同类潜质的人就聚到了一起。

最后说点寄语吧:清华的这些基本风格今后还是不会改变的,还会继续加强,每个清华人都要尽力使其体现到自己身上,这些在工作中都会逐渐显示出威力。在学校学的那些基本分析技巧和知识,到工作中都能很快用上。所以要好好把握学校的这几年时间,走出校园后,会越来越感到这段时间的宝贵性。

后记:采访的2个多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总体感觉,85级的学长们都很优秀,求学期间过的又非常充实,而今经过10余年的拼搏,基本上都事业有成,安定了下来。他们在工作中感悟也比较多,可能出于对清华的热爱,谈了很多感想和感悟,这些对我们这些后来者,既有意义又感觉份外亲切。希望他们今后的路越走越好。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