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年前,下乡插队的青年陈国青有着一个特殊的业余爱好——研究半导体、捣鼓收音机,这填充了他在田间地头之外的时间。当时市面上流行的收音机多为“七管”型,陈国青多番尝试,动手做出了一个“九管”的。
他插队的村里有根木杆,上面挂着大队喇叭,声音响起来的时候,从村头传到村尾。也正是这个大喇叭,带来了到大队部接电话的消息,使陈国青获知高考恢复、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全国第一个信息系的消息。那时,年轻的陈国青其实并不了解信息专业究竟是做什么的,也并不知道此后的几十年,他将在信息管理的学术之路上深耕不辍,见证并参与这个不断跃迁的时代。
“我算是一直没换专业啊”
在陈国青的办公室书柜里第一层,摆放着一个装裱精美的画框,里面却并不是美术或摄影作品,而是已经有些泛黄的两张卡片,或许也可以称之为信息时代早期的“偶然文物”。
陈国青教授向“清华映像”栏目记者展示写有程序语言的卡片。
1979年,陈国青在大二期间第一次接触到的计算机,是一台名为DJS-6的国产小型机。没有键盘和屏幕,只能通过扳动大量的按钮进行操作。而计算机的运作需要提前用特定的程序语言将指令写在纸带上。之后的机器开始使用卡片,一张卡片上的记录就类似于今天的一行程序代码。不过,卡片背面的空间也并没有被闲置,“比如我们会记一记英文单词或者定理公式。但是大多数卡片程序运行完就不在了,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有两张夹在书里没丢掉,就留下来做个纪念。”
大学时在系里老师的带领下,陈国青还和其他同学一起连续3年承担了北京市高考数据处理项目,并担任软件组组长。相较于之前人工方式进行的成绩计算、抄录,自动化的计算机程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让每位考生能够拿到一个类似于“工资条”的机打成绩表。陈国青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信息管理系统在实际中的应用,小小的成就感让他在这一领域继续研究的信心更加坚定。
1985年,陈国青由国家教委公派前往比利时鲁汶大学学习。各类学术理论和陌生的经济概念蜂拥而至,再加上中外经济体制和发展环境的诸多现实差异,都给他的学习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从零开始,日拱一卒。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业,并在读博期间加入了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中国管理研究中心项目,参与构建中国企业数据库。欧洲留学期间,多元文化的交流打开了陈国青理解世界的一扇窗,也让他能够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和视角研究现实问题。
立足中国现实,增强国际影响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春潮激荡,信息技术的引入在无形中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赋能。纵然身处异国他乡,国内的一切变化也牵动着陈国青的思绪。1994年他曾收到一份世界知名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工作邀约,收入不菲,但一个星期后,他便放弃了这个机会。在陈国青心里,这是理想主义的情怀使然,更具体地来讲,是那种“想成为国家重大进程中的一份子”的参与感。
陈国青教授接受清华映像栏目专访。
回国加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后,陈国青迅速投入到了繁忙的科研、教学工作中。信息管理的学科交叉属性极为突出,现实的技术进步与管理变革共同形塑了其研究关切和理论方法。陈国青认为,面向管理问题、利用信息技术为组织和个人创造价值是这一领域的重要诉求。“技术是管理导向的技术,管理是技术赋能的管理。”
2005年,面对当时国内信息管理领域团体林立、资源四散的情况,陈国青联合多位知名学者,组织成立了我国信息系统学界的主流学术共同体(CNAIS),并连任八年创始主席。在陈国青看来,作为一位信息管理领域的中国学者,研究中现实的相关性和学术的严谨性两者缺一不可,一方面需要关注现实问题,体现不断变化着的中国情境,另一方面则要优化方法论,增强研究路径的解释力,扩大国际话语权。
在教学上,陈国青主讲了一系列经管学院本研专业课程,包括“高级信息系统”“数据、模型与决策”“管理信息系统”等,也面向大一同学开设了一门新生研讨课“大数据时代的管理”。他认为,信息管理领域的教学需要把握好“经典-主流-发展”三者所构成的主线关系,根据不同培养阶段的目标适当调整重点和比例分配,引导同学们理解这一领域的学术脉络,夯实专业基础,关注现实问题,开拓前沿方向。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课堂之外,陈国青十分关注同学们的成长与发展。他曾经写过一篇随笔,名为《学术的四季》,启发同学们不断奋进。在陈国青看来,“学术追求的历程恰如四季,既有冬的蕴育、春的萌发,又有夏的热烈、秋的收获。”尽管大家的具体目标不同,沿途风景各异,但“捷径是偶然,远足是常态”,治学为人都是一场漫长的前行。
“平实见卓越,简约映品格。”陈国青常常用这句话鼓励同学们。每一点成果的获得都来自于踏实的点滴积累,在时代感和方向感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更要多一些简约的、朴素的、理想主义的、家国情怀的品格特质,在浮躁与喧嚣之中做出无愧于心的选择。
面对大数据,融入新时代
陈国青的学术研究主要关注管理信息系统的“造”与“用”,主线是管理情境下的数据/数字化。“造”的视角主要围绕着数据能力的构建,包括数据建模、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论主要是信息系统的设计科学;而“用”的视角主要围绕数据赋能和价值创造,包括赋能战略、影响因素、行为模式等,研究方法论主要是信息系统的行为和实证建模。
他参与设计了哈佛商学院的一系列研究中国企业管理问题的案例,剖析中国企业利用信息化赋能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发展模式,也因此成为国内较早开发中国企业哈佛案例的先驱。这些案例体现了陈国青将国际视野与中国根基相结合的管理思想。他在商务智能、电子商务及信息战略研究上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为他赢得了中国管理学界最高荣誉——2007年,陈国青获得了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2022年1月,陈国青入选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而他在商务智能领域中关于不确定知识发现和模糊信息领域的贡献,更是让他在国际上声誉斐然,2009年成为中国大陆第二位获得国际模糊系统学会会士(IFSA Fellow)殊荣的学者,之后还连续当选担任两届国际模糊系统学会副主席。此外,他在信息管理领域的学术贡献和国内外影响,使他在2019年获得国际信息系统学会会士(AIS Fellow),成为该学会设立二十余年来首位中国大陆获得者。
近年来,陈国青致力于大数据管理决策的研究探索,自2015年起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大数据驱动的管理与决策研究”重大研究计划的指导专家组组长,牵头负责该重大研究计划的总体设计、项目布局和研究指导。重大研究计划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最高规格的研究项目类型,是具有统一目标的项目集群。该重大研究计划汇集了全国一大批优秀团队参与科研攻关,取得了大量高水平学术成果和行业/政策影响。同时,陈国青带领研究团队围绕若干重要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创新,包括涵盖问题特征、前沿方向和方法论范式的大数据管理决策研究体系,以及“大数据-小数据”问题、机器学习与用户行为中的偏差问题、新颖关系发现问题、数智化新跃迁等研究新洞察。
陈国青指出,在大数据管理决策研究中,需要在学理上回答一系列重要挑战性问题,做出阐释和凝练,为现实情境提供借鉴。例如,大数据是当今企业、组织在决策时的重要信息源,虽然基于大数据进行管理决策成为可能,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出于数据的可获性以及成本、时间的限制,乃至人们的认知能力、阅读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许多决策不得不依赖于小数据,这种决策信息的不对称性可能导致认知混淆和决策偏误。陈国青提出“大数据-小数据”问题,旨在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性,通过不同维度的刻画来反映小数据与大数据之间的语义内涵,更好地提升决策水平。
此外,陈国青在研究中提出了信息系统研究发展的一个阶段演化框架,从多个维度刻画了各阶段的跨越特征及对应的主题迁移。一方面,在当下正在发生的数智化新跃迁中,超越了粗犷、野蛮的数据收集、资产积累的原始信息经济模式,具有更多伦理与法规考量的数据治理、算法治理将成为社会的核心关切。但在营造良好数字经济环境的同时,也将带来连锁反应,部分平台、商家的商业模式、产业关系可能面临新的变化和挑战。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社会行为主体的多元化,计算机及其系统日益向着智能机器人、智能系统进化,进而与人类在同一个环境中参与决策和互动。重新审视传统的组织行为学说,构建具有现实意义的管理理论,是新的时代背景下难以回避的一个命题。
四十多年与“数据”为伴的学术生涯,陈国青依旧觉得这是一个“充满新鲜感”的领域。技术的变革似乎永无止境,人类社会的多样性追求也从不限制现实的诸多可能,因而以人的关系为核心的管理,或许也留有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信息时代让无数不可能成为可能,也放大了许多潜在的矛盾与问题。“既能够激发我们的兴趣,又能够带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就可以做更好的研究。”陈国青说。
在数智化新跃迁中对于变化的感测和挑战的回答,将在大数据管理决策研究的篇章中留下新的时代回响。
人物简介:
陈国青,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经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曾多年担任经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2007年度获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2009年度获选国际模糊系统学会会士(IFSA Fellow),2019年度获选国际信息系统学会会士(AIS Fellow)(中国大陆首位)。现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大数据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组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成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曾任国际模糊系统学会(IFSA)副主席,国际管理商学院联盟(PIM)联执主席。
陈国青教授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为商务智能分析、大数据管理决策、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模糊逻辑等。在国内外发表大量学术论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重大专项等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以及多个国际合作与企业信息战略管理项目。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出版多部国家级教材,主持国家精品课程,获得多项国家/清华优秀教学奖项,多次获得清华大学“良师益友”称号。
转自:清华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