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
  • 经管邮箱
  • 教职工内网
  • 用户登录
  • EN

新书推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2016-12-15
阅读:

201604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jpg

哲学家冯友兰曾在《我的读书经验》一文中,与世人分享过他的读书心得:“我今年八十七岁了,从七岁上学起就读书,一直读了八十年,其间基本上没有间断,不能说对于读书没有一点经验。”

冯先生将自己读文、史、哲方面的著作的经验归纳为: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意思是,根据专业需求,选定须精读的书;懂得这些书的文字;了解作者的主观认识和判断;自我参悟,明白客观道理。

他认为书可分为三类:第一类须精读,要扎扎实实、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第二类可泛读,即粗枝大叶地读,知其大概内容即可;第三类只供翻阅,不要一字一句地逐页读,如看报纸,随手一翻,看看大字标题和感兴趣之处。

如果按照冯先生的读书方法,不必终日手不释卷,也能读书破万卷。但要记住所精读过的内容却不易,人们对自己曾精读过的不少书,往往仅能记住其内容之一二。

只有少数人能够记住自己认真读过的书中的不少精华。钱钟书是其中一位。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钱钟书手稿集》的序言中,其妻杨绛女士有详细披露:

许多人说,钱钟书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由于长期居无定所,不便藏书,他阅读的书多数是从各图书馆借的。读完并做好笔记后,自己买的书往往随手送人;图书馆的书则归还原处。无数的书在我家流进流出,存留的只是笔记,并无大量藏书。

做笔记很费时间。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他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发现。

他的读书笔记分三类:

第一类是外文笔记。笔记里记有书目和重要的版本以及原文的页数。他也读著名作家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重要论文,读后都做笔记,并记下刊物出版的年、月、日。全部外文笔记本共一百七十八册,三万四千多页。

第二类是中文笔记:中文写的读书笔记和日记。他的这些笔记,都附带自己的议论。中文笔记和外文笔记的数量,大致相当。

第三类是日札:钟书的读书心得。日札共二十三册,二千多页。《管锥编》里,很多是日札里的心得经发挥、充实而成。

日本学者奥野宣之与钱钟书相似,也非常注重读书笔记在阅读中的作用。他认为,相对于漫长人生中读过的书而言,人类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如果想在读完每本重要著作后都有扎实的收获,就需要有技巧地写读书笔记,并持之以恒。他总结自己做读书笔记的经验,著成《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本书初版于2008年;修订版出版于2013年,江西人民出版社于2016年6月出版了该版本。

在本书中,奥野宣之详细地介绍了他总结出的笔记读书法,涵盖了选书、购书、读书并写笔记、重读笔记、活用笔记这五个步骤。

一、选书,确定购书清单。

读者在购书前,有必要从出版社书店发布的信息、报纸杂志上的书评、朋友的推荐中筛选出所需的书,确定一份购书清单。这样可防止因受营销广告所惑而购书不当;也可避免在书店里,面对琳琅满目的书,难以选择。

二、购书。

现在,网上购书很便捷,作者认为这仅适用于读者购买某些内容他已经非常了解的书;如果对某本书的作者不了解,阅读网上内容简介、目录和部分章节后,依然对是否购买该书犹豫不决时,读者便应到实体书店去甄选。

三、读书并写笔记。这是本书的重点内容。

作者认为,在通读和重读全书后,第三遍阅读时,对仍然觉得重要的内容,应做好标记,以备随后记录。

在写读书笔记前,为便于日后查阅,须写下与该书有关的三项信息:读者写读书笔记的日期,书名和作者名。

摘抄与评论是读书笔记的两项核心内容。摘抄:读者要严格筛选自认为重要的原文,只抄录对自己真正有用的字句。评论则是读后的心得体会。

在写读书笔记时,要用符号把摘抄的原文和读后感区分开,避免日久两者相混淆;摘抄与评论要交替进行,趁刚摘抄完,印象鲜明,记下感想,以免日后遗忘。

四、重读笔记。

重读笔记可加深对原书内容的理解。奥野宣之认为,重读可以三五天一次,他自己重读笔记的时段是晚饭后到睡前。重读笔记可以简要回顾原书内容;必要时,可重读原书的重点段落或全书。

五、活用所写的笔记,进行创造性思维。

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扬曾在《创意的生成》一书中写道:“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通过做读书笔记,消化吸收原书的精髓,有助于原创思考。写读书笔记还可提高组织文章结构的能力。

奥野宣之并非学术大师,他只是把主妇整理、收纳家居的心力用于管理信息。他摸索出一些记笔记的诀窍,例如“信息一元化”笔记法和“葱鲔火锅式”笔记法。

“信息一元化”:把与想读的书相关的所有信息都保存或记录在同一个笔记本上,而不是同时使用多个笔记本,分门别类地记录。可以把读书清单夹在读书笔记本里;读书时所写的笔记,按照时间先后依序记录,用记录的时间和横线把不同的部分隔开。

采用“信息一元化”的方法做读书笔记的优点,一是更容易坚持下去;二是信息集中在同处,便于寻找。这好比把针头线脑放在同一个筐里,而不是分类放在多个筐里,寻找某物时,只需在一个筐里翻腾。

何谓“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葱鲔火锅是以葱段和金枪鱼烹制的日本料理。作者以这道菜中鱼肉与葱段兼有,比喻读书笔记中摘抄和评论并存。这也是钱钟书先生采用过的读书笔记方法。在本书中,奥野宣之非常详细地介绍了他采用该方法写读书笔记的经验。

现今,高科技已经为保存文献提供了不少更便捷的方法。一篇需要三十分钟抄写的文章,一分钟便能扫描妥当并永久保存,且查阅方便。那么,还有必要费时耗神写读书笔记吗?奥野宣之认为,文章虽然可妥善地迅速保存,但其内容并没有留存在读者的头脑里,不能融入读者身心,就不能变成他的学识。尽管读者抄写一遍,难以记住全文,但文章的某些词句、作者的语气与思想会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本书中介绍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并非全都切实可行,比如,奥野宣之写道:“除了随身携带以外,请在家里的每个房间里、枕边、包里、上衣和裤子口袋等所有你能想到的地方都准备一支笔吧,这样想到什么都能马上记下来。”但是,精读著作时应记读书笔记,是很多著名学者一直在做的;而且,随着年岁渐长、事务日繁,读书笔记的效用会与日俱增。本书中的不少经验之谈可供参考。

徐璐撰稿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6年6月第1版

作者简介

奥野宣之,新闻专业毕业,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他致力于信息整理术的研究,另著有《如何写游记和散步日记》、《智慧创造锻炼法》、《“处方笺”读书法》和《三本书创造好点子》等。

本书目录

第一章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

第二章用购书清单指名购书

第三章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

第四章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

第五章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19个技巧

附录写读书笔记的26款实用文具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