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经博1987,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工、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水科院科技委水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流域水循环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方面的基础研究、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及水资源经济学和复杂系统决策理论方法方面的应用研究。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初见王浩院士,儒雅从容,指间燃一支香烟,徐徐吸一口,让我们随意就坐。原本的拘谨一扫而光,一个多小时的采访过程轻松随和。王院士侃侃而谈,有对自己的水木年华的回忆,有对自身成功的总结,还有对清华学子的期望。
坎坷求学,献身水利
由于文化大革命,王浩院士的中学时代只上了20个月,之后上山下乡,一直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自学,高考恢复后考入清华大学农田水利专业,硕士读的是水电站及工程水文专业,85年硕士毕业,在水科院工作两年后,又回到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读博士系统工程,毕业后又回到水科院。回顾当年,还是张光斗先生做的入学启蒙课,从那时起便树立了专业思想,之后一直坚持投身水利事业,担任课题组长,担任大项目负责人,一路走来,风风雨雨,如今已是水利界的元老级专家。
博观全局,专注前沿
对于如何处理专与博的关系,王院士的见解入木三分:首先,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对自己的学科及分支学科有全面的了解;其次,博可以让人眼界更宽,见多识广,易于创新和出灵感。对于做研究,王院士特别强调了两方面:一方面,文献阅读尤为重要,即要关注和了解本学科前沿的进展和别人正在研究的问题。另一方面,心中要有对宏观的把握,对交叉新兴的领域要特别敏感,特别是一些没有定型,理论没有成熟的领域,潜心研究相对容易出成果。不要拘泥于课本上的东西,因为课本知识不是本专业最前沿的,比较传统。
问题导向,求实创新
谈到创新,王院士深有体会:“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做研究有两种基本的思路:一是方法导向,二是问题导向。前者,在文献上看到一种好的方法,就往自己的问题上套,会有削足适履的感觉;而后者即是,去发掘自己面对的问题是什么,有什么背景,有什么子问题,然后着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王院士比较坚持问题导向。他说:“创新的原始动力是问题,根据实际的问题,去寻找合适的方法加以解决,可以事半功倍,少走弯路。”
畅谈成功,写意人生
王院士成功之路,他自己总结起来,有“天时、地利、人和”三大因素。所谓“天时”,作为改革开放的第一届毕业生,百废待兴,肩负重任,在实际工程的磨练中迅速成长,用王院士的话来讲:“国家的需求是第一位的。”;所谓“地利”,即来到了水科院,水科院是水利系统屈指可数的大机构,这里大项目多,经常全国各地跑,奋战在水利第一线,可以充分的掌握第一手资料;所谓“人和”,即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发展多专业交叉,另外还要多向老专家请教学习。一个工程师的成长跟数学家、物理学家不同,工程经验即是一个工程师的价值和底蕴所在,所以搞工程的人要善于学习前辈和勇于吃苦下基层。
积极锻炼,强身为国
清华的体育传统由来已久,王浩院士在校期间是学校的三级跳远冠军,还是学生会和工会的中国象棋冠军,是个名副其实的多面手。因此说,优秀是一种习惯,一个在自己领域作出杰出成就的人往往在其他方面也有傲人的表现。谈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王院士说:“首先,年轻时练好身体打好基础,可以拥有更健康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开拓自己的事业。其次,这也在训练你时间管理的能力,你必须协调课程或科研与体育锻炼两者的时间分配。”
寄望学子,语重心长
作为清华毕业的杰出校友,王院士对清华学子寄予重望,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条:
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校训是清华给予王院士最宝贵的财富。“清华的校训有典故,切实际,不流于庸俗。做人的道理和做事情的道理是一样的,校训树立了以人为本做事业的态度,清华学子要深刻了解校训的内涵。”王院士如是说。
二、将问题导向变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做研究,不要拘泥于方法和细节,先把大的思路和宏观的框架理解清楚,到底问题的突破点在何?国家的需求在哪?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哪?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献,寻找方法,找到创新点。
三、善于交流。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向人请教,跟老师和同学交流,不要闭门造车,有时候只有交流才能受到启发,进而理清思路,。。同学们要尽量广泛地阅读文献,早一点开题,形成开题报告,早一点听取导师和同学的意见,会少走很多弯路。
四、吃苦耐劳。要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没有付出没有回报,不为一时一事的得失而放弃。
五、关心国事,眼光长远。这是最重要的一条。王院士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一个人要干事业,总要和国家的需求结合起来。”正是由于他有这样的智慧和远见,将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需求恰当的结合起来,才铸就了他今天的辉煌。希望我们每一个清华学子都能选准方向,达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前途的完美契合。
转自 清华博学网2009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