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
  • 经管邮箱
  • 教职工内网
  • 用户登录
  • EN

清华经管学院尹西明(经博2015):在辅导员海外实践中真正体会到的清华三宝——校园、校训与校友

2017-03-03
阅读:

编者按:尹西明是清华经管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担任经管学院本科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并于2016年获得清华年度人物。2017年2月,包括尹西明在内的18位来自清华不同院系的思想政治辅导员以“拓展育人思路,开阔国际视野”为主题,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两条主线,开展了为期两周的辅导员海外实践团活动。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调研学习不仅帮助尹西明从各方面深入了了解当地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创新创业业态发展,还让他对清华三宝——校园、校训与校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清华有三宝——校园、校训与校友

文|尹西明

窗外,北京新年的春雪尚未消融,我在电脑前静静地整理刚刚结束的辅导员海外实践的日志与照片。在新加坡和中国香港那为期两周的实践调研,仿佛电影一般,在脑海中重新放映。伴随着温暖与感动,再次给我启发,赋予我砥砺前行的力量。

在那两周的时间里,我们来自不同院系的18位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张超老师和陈洪昕老师的带领下,以“拓展育人思路,开阔国际视野”为主题,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两条主线,可谓是“马不停蹄”地开展了持续两周的密集访谈与调研。

2月3日至9日在新加坡实践,主要围绕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新加坡建屋管理局、城市规划馆、东亚研究所、颉羿资本以及与这些机构主题为核心的社会生态系统开展访谈。2月9日至14日是在中国香港,以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工会联合会、立法院、香港中联办、华菁会、青年联合会、青菁会和香港房屋管理咨询委员会为重点开展座谈和走访调研。

很想借用队友陈祥斌辅导员发在朋友圈的一段文字来表达这段实践的感受:“新加坡和中国香港是发达的经济体,但又如此不同……实践出真知,这过程中许多观念被改变,知难之时,也被清华校友深深鼓舞着。难忘这次辅导员海外实践团!”

虽然这次是还没过完农历新年的“破五”就离家了,而且是人生第一次在内地之外度过了元宵节。但是正如祥斌朋友圈文字中流露出来的,我们这20人的团队之所以特别享受这次“别样的寒假与春节”,除了来自靠谱队友的温暖与相互支持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之所以能够克服诸多异地实践所难以想象的困难,并顺利且超预期地完成实践计划、收获友谊、知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香港清华同学会和新加坡清华校友会、包括经管学院两地校友组织以及诸多校友的热情支持和无私帮助!

年前参加“一九一一众创空间”年会,曾任副校长的张凤昌老师特别强调了清华有“三宝”——校园、校训和校友——全亚洲乃至世界最美的校园为我们提供的求知与追求真善美的环境是名符其实的第二故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则是百年来指引清华人行胜于言、追求卓越的精神内核;而校友,则恰恰是拓展校园边界的纽带、传承清华校训的载体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当时我对“第三宝”也即清华校友的神奇之处还不甚理解。直到这次参加辅导员海外实践,从最初大家愁眉紧皱,到听到“香港清华同学会和新加坡清华校友会也许会提供帮助”时的将信将疑,再到收到两地校友组织快速的邮件回复以及邀请函,最后诸多校友在百忙之中为我们推荐联络调研学习机会,并牺牲自己的宝贵的创业、投资甚至是休息时间来与我们推心置腹地分享新加坡或香港创业、工作和生活经历,以及对两地社会改革与未来发展的思考时,我和大家一样,由衷地对“清华校友”背后所代表的爱、责任、情怀与使命而感到温暖与力量。

比如我们实践出发之前,办理签证需要邀请函,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联系了新加坡和香港的两地校友组织寻求支持,两地校友组织都很快回复并发回邀请函。同时与我们积极联系沟通和完善实践行程,结合我们所调研的主题,帮忙推荐在新加坡和香港各高校任教职的校友或认识的教授、企业或创业者以便我们访谈调研。

举两个简单但难忘的例子,一个是在新加坡时,清华经管学院新加坡校友会的副秘书长梁萌师姐(经2001),推荐我们到NUS的社会科学学院、计算机学院访谈,并召集了在新加坡从事投资、创业、和创投的多位校友,利用周末中午请我们吃了新加坡最好吃的海南鸡饭,诸位校友在餐叙时跟我们深度分享了新加坡创新创业的环境、与国内生态的异同点,以及在新加坡的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2.jpg

新加坡实践期间与新加坡校友交流合影

新加坡清华校友会副会长、清华经管学院新加坡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秦铭汉师兄(MBA2001)还亲自带我们到校友张向东和颜锋杰创业的公司颉羿资本座谈,交流学习科技创业和融资的决策历程与东南亚未来市场趋势,为我们思考创新创业、职业发展开启了新的视角。

3.jpg

与清华经管学院新加坡校友会理事颉羿资本创始人张向东学长(EMBA2003)和颜锋杰学长(TIMEBA2013)座谈留念

其次是在香港实践期间,清华经管学院EMBA香港校友会副会长魏海鹰(EMBA2009)等校友为我们的实践提供了诸多支持。魏海鹰学长为了让我们对香港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及香港的社会经济现状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专程从潮汕老家飞到香港,与其爱女Jennifer一同带我们访谈了香港大学工学院的创新中心,并与港大工学院、中文系等师生座谈交流。在魏学长及校友会的推荐下,我们还有幸参访了香港爱国进步的社会组织,如香港工会联合会、华菁会、青年联合会,并且与担任香港中联办法律部部长的原清华法学院院长王振民教授就“一国两制”和香港经济社会创新治理等话题开展了深入的座谈。

4.jpg

清华经管学院EMBA香港校友会副会长魏海鹰(EMBA2009)带领我们参访港大工学院

5.jpg

与香港工会联合会座谈

6.jpg

与香港中联办法律部部长、原清华法学院院长王振民教授座谈留念

正是得益于校友组织和诸多校友的帮助,让我们得以在短时间内对香港和新加坡的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创新创业生态有了相对深入和全面的学习了解,这个过程中对我们不单是信息和知识的拓展,更是带来了一些价值观、世界观的冲击,在文化与观念的碰撞中,产生了更多建设性的思考。

回想起去年暑假我们美国东部的哈佛、MIT以及康奈尔等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实践调研时,清华经管学院美东校友会里波士顿和纽约的诸多校友也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同时在这两次的海外实践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国际一流高校共有的特征,那就是有强大而广泛的校友网络,校友们在毕业后也积极与母校保持联系和互动,这不仅意味着潜在的校友捐赠与办学经费来源,更意味着学生发展与教育资源的丰富性与可持续性。尤其是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以哈佛、MIT以及如今的清华为代表的高校,庞大而具有凝聚力的校友网络所提供的行业经验、教育实践经历和导师资源,是构建高校教育生态系统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也是一所大学可持续发展、提高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度与影响力的重要渠道。

7.jpg

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座谈留影

虽然海外实践已经结束,但是在香港和新加坡的经历所带来的成长才刚刚开始,那些启发和思考,将会融入进新学期的学习与辅导员工作中;而校友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也将不断激励我们,脚踏实地,行胜于言。

附:清华大学辅导员海外社会实践介绍

清华大学辅导员海外社会实践是清华大学党委学生部在唐立新先生、吕大龙辅导员发展支持基金或其他经费的支持下于2015年设立的。清华大学的辅导员均为兼职的优秀研究生同学,在学校的支持下,部分辅导员骨干利用假期前往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地进行海外社会实践,加深辅导员对中国社会以及国际社会的了解和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志愿服务精神,增强团队协作和人际沟通能力。做到对所做工作有思考,有感悟,有作为。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