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郑登津,清华经管学院2013级直博生,毕业后将进入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读博的四年里,他不断挑战,不断自我突破,在提高科研能力的同时,领悟大学之道。
“脚踏实地、严谨科研、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就是读博的意义所在。”——郑登津
郑登津
回首,好似昨日方才来到这片园子,怀着憧憬、带着好奇仰望这座中国最高学府;不曾想,今日,即将与这里告别,成为一位校友。感念时间匆匆,感念成长匆匆。仍记得本科时的自己,尚无法确切地知晓博士是什么?作为博士要做什么?博士毕业后能做什么?脑海里抽象地定义着我对博士的理解。很幸运的是,一路走来能有太多贵人的相助,让我一点点地对博士形成自己的理解,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2012年7月清华经管学院的夏令营是我整个博士生涯的起步。作为一名大三学生的我,能够在夏令营中与来自各大高校的优秀学生一起学习、探讨,感受清华经管教授们的独特风采,这对于拥有“清华梦”的我来说是梦寐以求的。而我竟如此幸运地梦想成真,夏令营后收到了清华经管学院博士项目的录取通知书,这无疑是为我选择学术研究这条路颁发了一个“入门证”。这份“成真”首先得感谢在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接受的学术熏陶,培养了我对学术研究的兴趣,为我在学术方面的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份“成真”也得益于当时的辅导员杨晓君老师能够将我推荐给毕业于清华经管学院的陈运森教授。陈运森教授细致入微的教导和潜移默化的引导,一点点带我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让我对会计博士有了初步的理解,也让我感受到清华经管人的魅力。
2013年9月,还未来得及体验博士入学的喜悦,“水土不服”悄然而至。长达一年的全英文教学、高难度的数理课程让我十分吃力。第一次体会上课“神游”,不知台上的老师所云何事;第一次体验毫无思路,完全不知道如何解题的困境;第一次感受到博士资格考试退学的压力……我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读博士。苦恼、痛苦、泪水、无奈……但回过头来看,这段经历成为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仍记得挑灯夜战时,数学达人陈骁等几位同学为我提供解题的思路;仍记得与会计博士班的同学围坐在一起,讨论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分享课堂中的重要知识点。每日都如同打仗一般全力以赴,就像小树一般不断地向下扎根,等待着枝繁叶茂的这一天。经过“高级计量经济学”和“高级微观经济学”(双高)的“残酷”训练,为我在实际研究中的模型设定和研究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014年11月,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顺利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当渡过博士资格考试这一关后,我更加专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学术科研的探索与积累。会计系各位教授设置的培养体系,包括会计理论研究、经验会计研究、会计与中国资本市场、会计各大专题研讨课、海外资深教授的研讨课程等,让我完整地建立起会计学实证研究的框架,同时搭建起会计与金融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联系。大量文献和资料的阅读,轮流制作PPT进行汇报、讨论,每一项专业训练都是对自己的提升。既要知道“大牛们”写的文章所云何事、准则前后的逻辑和应用,又要熟练地向老师和同学进行汇报,把自己的理解和大家分享、探讨。要么在被“质疑”中成长,要么在被“质疑”中灭亡,这也许就是学术研究的魅力所在!
不忘初心,心怀感恩
四年的学习生涯即将结束,在此要特别感谢我的博士导师谢德仁教授。能够被先生收入门下,且得到先生一直以来在学术研究上的言传身教、人格思想上的谆谆教诲、日常生活上的关心爱护,都将是我此生的财富。先生经常牺牲周末的时间组织学术组会,不辞辛苦地与我们一起讨论所读论文,帮助我们修改和完善手头上的研究,令我受益匪浅。甚或一天的组会结束之后,先生在当天晚上仍需给周末班的学生连续讲几小时的课,这般敬职敬业的先生是将为人师的我学习的榜样。先生之付出,将永记心间。在给先生做助教的过程中,深为先生认真、专注、严谨的治学态度所折服。在先生的指导之下,陆续发表了一些中文A类期刊的文章,并开始尝试英文写作,这既加强了我对学术研究的兴趣,也加强了我对学术研究的信心。在先生门下的四年中,让我感触最大的是先生的知识渊博、思维敏捷、治学严谨和人格独立。记得第一次和先生见面,先生对我说:“每一篇文章都有独特的生命力”,这句话时时在我脑海中涌现,必将终身难忘!记得每一次将论文初稿发给先生,先生返回之修改和批注贯穿全文,给我带来新的思路与指引。先生之文笔描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态度是我毕生之所求!记得博士论文答辩前到先生办公室交谈论文修改,先生再次与我聊起读书之重要性:“乱”读书,学而思,进而体系化。我将谨记和践行先生之教诲,并以此教导我未来的学生!
感谢清华经管给博士生提供的开放的国际平台,使我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向系里、其他系、其他学校以及海外的教授学习。会计系陈关亭教授、金融系陆瑶教授、经济系施新政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廖林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Hai Lu教授、新加坡管理大学Kevin OW Yong教授和Yoonseok Zang教授、美国普渡大学Mara Faccio教授、美国圣路易斯大学Weimin Wang教授等都给予了我非常大的帮助与指导。仍记得能够经常到陆瑶教授的办公室,得到她十分细致耐心的指导。和陆瑶教授合作的英文论文,改过无数稿,重跑过无数次回归,这很大程度上锻炼了我的数据处理能力、改善了我的思维方式。在新加坡管理大学做研究助理时,很幸运能够遇到Hai Lu教授,经常与Hai Lu教授一起工作到凌晨一两点,聆听Hai Lu教授对时事热点的点评,感受Hai Lu教授的学术追求和人生理想。他逐步、逐表耐心地传授我英文研究的思考方式和研究设计,令我无比感动!Hai Lu教授经常请我这个在异乡的学生吃饭,在吃饭过程中聊学术、谈哲学,总是给我很多的启发。这些学术体验和人生经历,终身难忘!
不忘初心,继往开来
回望在清华经管读博的四年,是极其富有挑战的四年,是不断突破自我的四年,是逐步实现梦想的四年。这四年,虽有忧愁但亦有欢喜,忧愁让我认清自己、反省自身,欢喜让我懂得感恩、学会报答。这四年,不仅有专业科研能力的提高,更有人格上的塑造,让我更加明德明理,领悟大学之道。这四年,导师、前辈、同窗的引导,让我深刻理解到博士的内涵以及明确了自己读博的意义——脚踏实地、严谨科研、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如果一切顺利,我将于今年7月左右博士毕业,并进入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将继续保持每位清华经管博士“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初心,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以实现每个清华经管人“创造知识、培育领袖、贡献中国、影响世界”的使命。(供稿:教学办责编:乔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