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秋天,是清华一年中最可爱的季节,色彩缤纷,温度也宜人。飘落的黄色银杏叶,衬得天空愈发湛蓝。在这样一个明媚的天气里,清华经博17党支部的同学们却都裹着厚厚的棉衣集合在主楼前面。他们要去参访河北的塞罕坝机械林场,与第三乡林场的党支部进行支部共建,那里的夜间温度早已到达零度以下,白天也煞是冻人。
天气的寒冷,也不能阻挡同学们赴塞罕坝进行支部共建的热情。通过这次行程,他们希望寻求几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样的一片森林为京津地区阻挡扬沙,守卫北京的蓝天?是什么样的一些人,能够不求回报驻守在荒山,三代人种下震撼世界的绿色奇迹?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能够不惧恶劣的天气、艰苦的环境,与沙漠争抢土地、于风霜孕育生机?
王靖雯,经博17党支部的党小组长,就是这些同学中的一员。经博17党支部与塞罕坝的故事,也从这个时刻开始书写。
故事之前的故事
其实,早在5月塞罕坝还是春天的时候,党员们中的两位便造访过这里,她们是经博17的党支书和宣传委员。她们在这里与三代护林人充分交流,走访了护林员的望海楼,参观了塞罕坝展览馆,深入到亮兵台、白桦坪、尚海纪念林等地,实地了解塞罕坝56年来绿色发展取得的成绩。另外,她们还与第三乡林场干部职工一起参加植树劳动,亲身感受塞罕坝林业建设的不易与艰辛,也完全感同身受了林场员工将树林视为自己一生的骄傲与牵挂的心情。
春天的塞罕坝
仿佛是印证了塞罕坝的那句老话:“一次塞罕坝行,一生塞罕坝情”。春天的拜访给她们带来极大震撼,并与塞罕坝结下深厚的感情。在春天的行程最后,两位支委就开展“红色1+1支部共建”与第三乡林场书记进行了交流探讨,希望在今后支部共建中能够加强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以提供智力和人才服务塞罕坝发展,以塞罕坝精神激励青年一代健康成长。正值辅导员石韵珞打算组织同学们拍一个记录经博17党组织生活的微电影,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让“95后”青年党员来生动地讲述故事。期待着再次拜访和学习,两位支委和辅导员讨论后一拍即合,便定下了这次行程。
通过这此行程,经博17党支部旨在让党员们亲赴塞罕坝,亲眼见到荒林变青山,沟水成清流的感人景象,深刻理解“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漫漫路程,一路相伴
驱车去往塞罕坝所在的围场县,要经过五个小时漫长的车程。离开北京,一路上窗外连绵不断的山和风景也提醒着王靖雯,他们已经离开了大都市北京,进入了略显荒凉的河北省与内蒙古的交界。经博17党支部的党员同志们充分利用了在车上的时间,就自己对塞罕坝的了解进行交流,王靖雯也拿出了自己的党员记录本认真记录交流的内容。
知道要赴塞罕坝进行支部共建,大家准备了充足的资料,借助大巴车的音像设备积极与同学和老师分享自己对塞罕坝精神的理解。从塞罕坝“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艰苦历史讲到今日“苍翠连绵、繁花无尽”的绿色盛景,从当年塞罕坝“满地载上树,看你变不变”的斗争精神聊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精神的重要指示。通过交流,大家都觉得收益颇多。
倾听老人讲述艰难的岁月
第一代创业者李秀珠老人,以“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作业忙,夜宿草窝间。严霜锁被边,野兽伴我眠。老天虽无情,也怕铁打汉”一诗为脉络,在支部共建的座谈会上,深情地讲述了第一代创业者们坚持坚守、不负使命、让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创业历程和感人事迹。造林工人们摸爬滚打,几十年如一日,在这片土地上挥洒着青春,将森林视为子女般细心呵护,将黑发熬成白头。
李秀珠老人发言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今塞罕坝的万亩森林离不开第一代创业者的无私奉献,他们听从党和国家的召唤,带着家属,领着孩子,扎根在此。由于塞罕坝平均海拔达1500米,很多造林人常年在沼泽、湿土中工作,年老时落下了腿部风湿的毛病,但他们无怨无悔,将此视为自己一生的骄傲与牵挂。1962年至1976年,15年间,塞罕坝完成建林面积共106.35万亩。塞罕坝的精神是团队奋斗的结果,每棵存活的大树背后凝结着无数塞罕坝人的心血。第一代创业者的感人事迹让王靖雯和其他的党员同学们深深体会到人工造林的艰辛与不易。
在恶劣的环境中坚持,在不可能的情况下创造奇迹,这是塞罕坝第一代建设者为后代们留下的财富,也是他们用十几年如一日的行动展示给人们塞罕坝精神。
感受护林员那些坚守的日子
在一路上山的过程中,映入王靖雯眼中的是延绵不绝的树木。一望无际的树林在夕阳之下闪烁着金灿灿的颜色,让人很难想象之前的这里是一片荒原、寸草不生,更难以想象所有这些树木都是人们一颗颗亲手种出来的。看到这片林子,回想着李秀珠老人的诗,王靖雯想要拜访坚守这片林海的护林员们的心情更加急切了。
车子到达了林海的最高点,也就到达了护林人的大本营——瞭望塔之望海楼。王靖雯见到了刘军、齐淑艳夫妇两位瞭望员。无论料峭春寒还是盛夏清凉,无论萧瑟秋风还是冰冻雪原,夫妻俩从没有一刻耽误瞭望工作。听瞭望员刘军讲,这里交通不便、气候恶劣,瞭望工作枯燥乏味,很长时间都见不到一个人,天天能看见的就是树。自己也想万家灯火,也想膝前尽孝,但是这里有自己的根,有自己需要守护的土地。王靖雯还跟着齐淑艳来到了5层的瞭望台,俯瞰整片林子,用望远镜瞭望整个林场的情况。齐淑艳展示了树林是否有火情以及其他情况的记录本,每15分钟他们就要记录并且向林场总部汇报一次,每一天就在这样的生活中度过。王靖雯为他们的坚守而感动,不禁感叹: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一天容易,但是13年始终如一的生活,又有多少人能够坚持呢?
再次翻阅塞罕坝的历史
在塞罕坝展览馆中,伴随着讲解员的生动讲演,王靖雯和同学们再次了解到塞罕坝创业者的创业历程与点滴故事和林场的建设蓝图。
参观塞罕坝展览馆
随后,经博17党支部全体成员前往了“尚海林”,纪念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同志以及以他为典型代表的塞罕坝创业先驱。王尚海书记从1962年只身来到塞罕坝,而后又把妻子和5个孩子都带到了这里,与工人们一起扎根荒漠,坚守高寒地带,做到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王靖雯在王尚海同志的纪念碑前鞠躬并献花,向塞罕坝的创业先驱们表达了敬意与纪念之情。
我们现在所认识的塞罕坝,是三代创业者的奋斗的成果,第一代辛勤种树,克服困难;第二代,十年如一,默默坚守;第三代,内心笃定,传承发扬。之前通过和刘军老师的交谈,支部党员了解到他的儿子现在在林场的扑火队工作,做着和刘老师,和其他一千多户工作人员不同却又相似的工作,他们都在努力守护林子,继承父辈的事业,让奇迹延续,让绿色传承。
同学们纷纷表示在塞罕坝的两天一夜带给了他们很多收获,他们寻着总书记学习塞罕坝感人事迹的指示而来,收获到的更多,关于塞罕坝精神,关于三代创业者,关于无私奉献,也关于坚守传承。
参与者说
石韵珞 (经博17辅导员):从大概2017年2月开始酝酿idea,希望尝试用第一人称、微电影讲故事的方式做党宣工作,让95后青年党员来讲故事,让观众透过ta的视角看见新时代青年党员对传统的尊重,对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的传承。要有代入感,要避免生硬,要润物细无声,要真情实感。
从试错多次到最终经博17这个支部这个团队的每个人不知费了多少口舌,做了几多尝试,终于在有限的条件下完成了这个视频作品,十分高兴被人民网采用。
感觉特别幸运,可以一直和拍摄团队走,拍摄的过程可以说是我们内化塞罕坝精神的过程。我们拍摄的师傅也需要在寒风中去操作无人机和摆弄镜头。我看到了从女主角很早就要起床来做准备,到司机师傅和拍摄团队都需要一大早就驱车前往刘军夫妇所在的特别孤独的瞭望塔。无论是靖雯给他们做菜,跟他们一起共进早餐,还是在刘军夫妇的热情和带领下,带着我们去看看林子,去看看树林里边的他们再熟悉不过的一草一木,整个拍摄的过程,仿佛我们真的跟他们生活在一起,最真切的体会了塞罕坝护林人的不易。衷心希望看到这个视频的人可以有这样的感觉,这种感觉不同于电视剧作品,纪录片中塞罕坝的震撼,而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带来的温和而历久弥新的印象和感动。
魏宏冰(经博17宣传委员):到塞罕坝,最震撼的要数塞罕坝成片的人造森林之景了,但最令人触动的还是塞罕坝老一辈人的奋斗精神。
春天的时候,我尝试过在塞罕坝栽树,一上午两个人只栽了11棵树苗,可见累计植树3.2亿棵树需要多少围场造林护林者的悉心培育。56年,三代人,3.2亿株植物,140余万亩的地表面积,这其中还要克服山川、砾石以及表层土单薄等种种困难。这是三代人造林人响应祖国号召,付出青春,默默奉献的成就,也是无数个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艰苦奋斗的缩影。
在这个秋天,我又再一次来到了塞罕坝。这个时候,正是漫山金黄,层林尽染。我觉得郁达夫的话形容老一辈护林人特别贴切:“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用自己的青春换得这样美的山林秋景,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也是他们赋给生命最崇高的意义。
孔奕淳(经博17党支部书记):通过与塞罕坝林场党支部“红色1+1”共建,开展理论宣讲、就业帮扶、科技支撑等对口交流活动,帮助支部党员融入京津冀发展大势,在实践中增强“四个意识”,有效地增强了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塞罕坝经过三代创业者的奋斗与坚守,将荒漠沙地变成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塞罕坝精神感染和激励着支部党员,让大家深刻体会到艰苦奋斗、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进一步加深了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今后经博17党支部还将继续与塞罕坝林场党支部保持密切联系,加强支部共建,形成长期合作。
王靖雯(经博17党员代表):塞罕坝林场的工作者们,倾尽全部心力守护这片土地,他们的梦想,他们的健康、他们最好的年华,全部奉献给了这里。这些人十几年如一日的生活,向我们诠释了坚守的涵义,在平凡中透露出不平凡。而我们,这些年轻的党员,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在平凡的岗位上,要努力坚守我们的不平凡。
感谢
感谢经博17全体可爱的党员同志为此次拍摄小短片群策群力,感谢极米传媒的积极响应和大力配合,努力帮助我们完成了此次拍摄的任务,最后,更要感谢塞罕坝所有辛勤工作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工作人员,是他们,成全了此次意义非凡的塞罕坝之旅。
合影
(供稿:党委办公室通讯员:魏宏冰孔奕淳石韵珞王靖雯编辑:张晓雪审核:赵一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