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逸寒
宋逸寒,经济与金融专业,经73班,大一任班级团支书,大二任经管团委实践组组长,大三一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换,大四任经管团委副书记。毕业后将前往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商学院攻读会计博士学位。
在宋逸寒的娓娓道来中,时间仿佛回到了四年前某个夏日的午后。她的每一段经历如同一幕幕电影在眼前切换流转。从初入清华园的迷茫无措,到哲学课上的“惊鸿一瞥”,从山川城市间触及真实世界的脉搏,到学习助研时明晰学术研究的方向,四年的时间不经意间溜走,她且行且思,一路矢志向前。
遇见通识,在生活中思考哲学
“通识课程是我来到经管最大的惊喜,尤其是大一第一个学期吴增定老师的‘西方文明’,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世界的大门。”在被问及大学四年什么课留下的印象最深时,宋逸寒如是说。
回忆起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宋逸寒对西方哲学知之甚少,在看到课程大纲的瞬间她直接“傻了”,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接触到如此多的西方经典,“我甚至在一瞬间觉得自己就是个文盲”。她用“神奇”一词形容那段经历。看完了两卷本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梳理清楚了《理想国》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的论证逻辑,最后在期末考试考场上花了一个多小时论述自己为什么反对卢梭的平等观。“我第一次深刻理解了什么叫‘当人类的群星闪耀’,伟大的思想在历史的长河中,是那样熠熠生辉。”
“西方文明”课程上对于哲学的惊鸿一瞥给宋逸寒带来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它将宋逸寒从最初的焦虑和迷茫拯救出来。“每当我不知道自己究竟将来应该去做什么、自己的价值在哪里、自己现在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的时候,就会安慰自己,你看,人的价值和意义本身就是一个如此复杂的话题,否则也不会在哲学中被讨论了上千年,所以自己想不明白简直太正常了。”宋逸寒笑着说。正是这些阅读让宋逸寒逐渐明白,纠结与迷茫是人生的常态,不光对于每个人如此,放在更加宏大的历史长河中亦如是。
另一方面,“西方文明”为她打开了一个抽象世界的大门。对于哲学的短暂涉猎让现实生活中奔波忙碌于学习、社工和社团的宋逸寒养成了一种超脱的思考习惯——习惯性地跳出去重新审视生活。“作为经管学院的同学,我们理解效用函数,熟悉成本收益分析,知道怎样去最好地达成目标,这本身可以被称为工具合理性。”随后宋逸寒话锋一转,“但抽象的思考会提醒我反思,我行动的目标本身究竟是什么?这个目的真的有意义吗?我认为这是对于我们目的合理性的必要审视。”
随新闻学院“大篷车“课堂前往蒙古国时的留影
“西方文明”之后,宋逸寒对哲学的兴趣又延续到了她法学双学位的学习中。“抛开一些具体的技术性问题,法律一定程度上就是哲学思想在现实上的映射。”她用债法举例,比如在面对合同违约时,英美法与德国法表现出的不同倾向恰恰体现了这一点,“英国的处理方法本身就很有边沁功利主义的味道,而德国的处理方式则很‘康德’,相对于英国人强调用财富来计算利益,德国人更强调合同的行为本身。”宋逸寒进一步提到,“甚至大陆法和普通法也是这样,英国的判例法有很强的实用主义色彩,就像是目的论;而大陆法的法条就像是更具体的道德律令一样,很有义务论色彩。”对于宋逸寒来说,法学和经济学都是绝妙的思想框架,虽然二者解构真实世界的角度和方法有很大区别,但这种区别并不影响她从其中体会到超乎寻常的美感。
“通识教育的意义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命题,今天的我也很难回答。但有一个超出日常生活琐碎的思想田园可以放飞自我,在经济学以外可以了解其他知识体系背后的奥秘,多角度地审视世界,感受不同时空中思维之间的碰撞,本身就是生命中一种极度的美好。”
走向学术,在探索中明确方向
“在去伯克利交换之前,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选择学术这条道路。”
大三一年的时间,宋逸寒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度过。卸下了社工的责任,结束了实习的繁忙,学习和研究成为她那段日子的主旋律。谈到那段日子,宋逸寒这样概括:“那是一段很有趣的日子。离喧嚣很远,离生活很近。”
相对清华,伯克利较小的课程压力给了宋逸寒很多探索的机会,让她能在城市或是山川中触及生活的脉搏。在学校因停电被迫停课的第二天,宋逸寒就买机票直奔西雅图参观波音公司的飞机工厂;在圣塔芭芭拉的周日上午,她像当地人一样品尝叫不上名字的墨西哥式早餐;在萨克拉门托河边,她捧着一盒薯条一杯可乐,等待日落时分晚霞染红城市的天际线;她在圣地亚哥海洋公园独自乘坐激流勇进,在缓慢攀升后急速下落的瞬间萌发了对人生更深的理解。“当我一个人坐在激流勇进船上的时候,我忽然觉得天地之间只有我一个人,上去的时候极度恐惧,不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冲下来之后突然笑出了眼泪,因为走过了才意识到也不过如此。我忽然觉得这就是人生,要一个人面对太多的挑战,但没什么是过不去的。”
回到学校,伯克利也给了宋逸寒充足的时间感受学术研究,她不仅深度参与到了助研工作中,也开始尝试探索自己的研究题目。在“比较经济学”课上,老师要求每个同学结课时独立完成一个相关研究,这对于之前在学术方面积累甚少的宋逸寒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却也正是她爱上研究的开始。宋逸寒至今还对自己确定下来题目的那天念念不忘,“当时我整理了自己看过的所有相关文献后,去和老师探讨能在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方面做些什么。最终确定题目后,刚好到吃饭时间,在走向食堂的路上我激动得不知道要怎么样好,基本上是连蹦带跳到了食堂。”在那一刻,宋逸寒体会到,世界上有许许多多有意思的问题,虽然它们看上去很难理解或判断,但通过各种“蛛丝马迹”揭开这些问题神秘的面纱、讲述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可以让她从心底里获得极大的幸福感;也就是在那一刻,她清醒地认识到,未来将在学术研究中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2020年上半年,在美国的宋逸寒受到了疫情的影响,被“封锁”在家,但她选择用另一个角度看待生活中的困扰。宋逸寒认为这是自己最为专注的一个学期,能够将自己的时间完整地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之中。没有其他事情干扰,专心地投入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之中,每天自己把做饭作为放松,和朋友通过在线会议室远程自习。“如果生活也是个人,我会觉得这一刻她真的洗尽铅华,平淡却也真实。”
同行时代,在实践中认识社会
“我始终相信实践对于同学们的价值。”问到大一和大二为什么在经管团委实践组工作这一问题时,宋逸寒斩钉截铁地回答。
大一寒假前往山东菏泽,大一暑假前往甘肃庆阳,大二寒假前往湖南湘西,每一次实践对于宋逸寒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成长。实践固然是辛苦的。在菏泽实践时有很多和当地基层干部的座谈会,会上应该说什么、要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对实践支队来说是个挑战,为此,大家基本每天都要讨论到深夜。在湘西时因为临时找不到车,只能步行进村。尽管非常辛苦,宋逸寒依然珍惜并感谢每一次实践的机会,无论是在菏泽乡村“扶贫车间”里为假发制作清理原材料的老奶奶们,还是在庆阳黄土高原上带领村民种植板蓝根致富的带头人,亦或是在湘西山区里希望为脱贫做一份贡献的青年志愿者,都为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他们教育了我,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脚下的这片土地。”
大一在山东菏泽实践时参加座谈会(中间)
同样,宋逸寒也希望尽自己所能,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加深对国家和社会的认识。大四时,作为经管团委副书记,宋逸寒努力让经彩计划和菁优计划的同学都参与一次有调研性质的微实践,“我希望大家都能了解真实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比如发现京郊农村的农业现代化程度超乎想象。”同时,她也推动了团委记者团与经济系的首次合作,让同学们去采访一些优秀教师和杰出校友,“每次听到大家说采访后很有收获,我都特别高兴,很多老师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大四这一年中,宋逸寒还担任了“经济学原理”课程的小课助教。每节讨论课上,她都会尽量以同学们对案例中的亲身经历或了解作为整堂课的切入点。“我特别希望传达给大家的是,案例不仅仅是我们讨论的一个话题,更是这个时代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宋逸寒希望,小课对于时事案例的讨论,能真正成为同学们关心社会的开始。
“我们常说要和时代同行。但在此之前,我们要先了解这个时代。我觉得只有当我们能做到真正理解时代中每一个人不同的选择,理解他们的每一点喜怒哀乐的时候,我们才有资格说和这个时代同行。”
2021年经管团委记者团合影(后排左二)
最后,宋逸寒用“真实”二字寄语学弟学妹,“希望我们都能做一个真实的人,找到自己真实所爱而非被群体裹挟,磨练自己的真功夫而不是沉迷夸夸其谈,悦纳自己真实的不完美而非一味追求十项全能。活得真实,就已经足够精彩。”
采访/撰稿:团委办公室唐誉轩
统筹:张晓雪
编辑:张晓雪、任仲希
审核:郑黎光
责编:卫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