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皎皎玉兰尽落,蓊蓊绿叶新生。在清华大学112岁生日、经管学院39岁生日之际,我们走近几位青年教师的心,分享他们选择回到母校的温暖与团圆,记录他们不曾停息的奋斗旅程,感受他们对园子的深情与热爱。“清华几乎是所有校友的第一选择。”这句话,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让我们一起,拥抱母校、赶赴浪潮、追逐梦想……
谢真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商务、外商直接投资、跨国并购、企业研发和创新、新兴市场。曾获2018、2021年学院先进工作者;2020年清华大学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文科思政组)二等奖;2019-2020学年度春季学期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优秀教师优秀奖等。
我,回来了
十年前,面对进入企业工作和从事科研教学的分岔路口,谢真臻曾进行多次尝试与选择。
她第一次走向业界是在本科毕业后。进入咨询行业不久,她发现关注学术前沿、阅读学术论文可以为她带来更多的乐趣,于是她选择继续读研深造,拓宽自己的职业路径。在荷兰蒂尔堡大学攻读哲学硕士期间,她曾进入企业尝试。在经过多种探索后,谢真臻最终决定到香港科技大学继续攻读博士。
当被问及人生经历的最大转折点时,谢真臻思考了很久,“这十年来,最大的转折点是——我回来了。”毕业后回到母校,是她做出的最重大的选择。对于她而言,回到清华意味着实现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变,“作为学生,会面对更加丰富的活动和场景;而成为教师后,我的工作则更集中在研究和教学。”
谢真臻在学术活动上
拥抱多样性
在经管学院十余年的教学工作中,谢真臻发现现在的学生与当初学生时期的自己有着很大的差异。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学生们思考的出发点和对事物的看法认知发生变化,同时也拥有了更多选择的自由。“学院尽量为同学们提供选择的机会,也给予同学们重新调整的机会,对学生非常负责任。”
说到这里,谢真臻也产生了一些担忧。她提到,同学们在面对太多选择的时候,反而容易陷入随波逐流的状态。“习惯了走‘华山一条路’的人,在突然面对巨大的选择空间时,可能反倒做不出一个对自己而言的最优化的决策。就像你的根突然松开时,就容易被风刮着走。”这阵“风”就是所谓“大多数人的选择”,在同学们试图寻找所在领域的出口时,大家都习惯于去参考以前的人、领头的人走过的路。
谢真臻特别希望,同学们能真正走出来,拥抱多样性。
她开设的 “国际商务”课程,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去体验跨文化交流合作。“二十多个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学组成几个跨文化小组,然后在沟通交流中碰撞,感受跨文化合作的困难和障碍,最后合力解决问题。”在与同学们交流后,谢真臻了解到,本土学生对这门课最大的担忧,正是来自于对这堂课而言最重要的文化多样性——不同地区的学生对学习课程的价值追求不同,对于学分绩的看法难以达成一致。许多本土学生更希望小组拥有一个同质化的环境,提高交流效率,保证学分绩。老师理解同学们的选择,“学院在设置课程和其他方向都是尊重多样性的,但是我们也能理解同学们受到更大的标准化、趋同化的社会压力。”学院通过改变成绩机制,尽力为同学们创造更自由的交流环境;对于课上不敢发言的同学,谢真臻也鼓励其课后私下进行交流,尽力让大家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
“文化的差异导致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价值追求,但这并没有好坏之分,我希望可以让大家都尽可能地参与进去。”她说。
关注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近年来,谢真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全球化中的发展问题。全球化意味着更自由的全球市场,也带来了收益的不平等,实力越强的国家越能在其中获得好处。谢真臻所聚焦的方向便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摆脱被动地位,并实现赶超。“从一个小作坊变成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的过程,就是企业被市场筛选淘汰的过程。那些成功企业的发展路径,就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思路的样本。”
谢真臻的研究非常关注“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并不是指破产的企业通过多次重组继续存活,而是强调企业的健康持续性发展。“这个时代企业发展的目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提高效率,同时也在寻求一种韧性。韧性和效率有时候是拮抗关系,过刚则易折,所以需要合理的方式去在两者之间保持平衡,就像在竞技体育中,运动员需要进行科学的训练,在提高水平的同时,提高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对于企业而言,向内部,企业需要有不断自我更新的能力;对外部,企业能和其他利益相关人和谐相处。”在未来,谢真臻也将继续致力于推动中国企业做到这一点。
谢真臻希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能够在全球化中实现共赢,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中国首先需要让国际市场理解中国企业的观点和看法。“相较于国家交往,企业交往会更加容易。宏观上看,跨国企业不仅有中国企业,还有国外的跨国企业,而他们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期获益最大的一群组织,所以他们有强烈的动机去维护一个健康的国际关系。因此对于他们,我们应该充分了解,互惠互利,我希望我的研究能够更好服务于这一点。”
在探索中真正发现自己
谢真臻认为,“我们的教育一直想要告诉大家,你有很多选择,你不是一定要走以前被选择的路。通识教育就是想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让你在探索中真正发现自己,找到自己真正想做和适合做的事情。”
环境的飞速变化在带来选择多样性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们面对选择的不确定性,是保持灵活性,还是专注于一个领域深耕,是大家有时不得不面临的选择。对此,谢真臻建议同学们,在还没有明确方向的时候,“多看看世界,多经历、多尝试、多感受。”在面对巨大的变化时,应该“审视自己的内心,沉下心做自己喜欢并且最擅长的事”。
供稿:党委学生工作组
编辑:张晓雪
审核:卫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