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单位”——清华经管
郦金梁:清华大学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工学学士(1997),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金融学博士(2001),获最佳博士毕业生奖。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主要从事金融市场流动性、投资管理、风险管理、公司金融等领域的研究。郦博士曾任教于锡拉丘兹大学;曾担任美国东北大学金融学助理教授,约瑟夫·李兹曼讲席研究教授,并任美国道富银行学术顾问和美国(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访问学者。郦博士在重要国际期刊和国内期刊上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
(郦金梁与英国苏格兰大臣Jim Murphy,2009年3月)
“经管人想做什么,一定能做成”
“Maggie,我是郦金梁。”我发出采访邀请邮件不到一小时,郦老师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听筒那端的声音清脆悦耳。关于郦老师,我听同事介绍说:“他非常nice,每次都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接到这个电话,郦老师的nice形象,顿时在我心中清晰起来,尽管此时我还未见过他。
约好时间,我们在一个清静的会议室里见面了。郦老师穿着一件Brooks Brothers的条纹衬衫,背了一只皮质电脑包,白净的面庞上架着近视眼镜。他递给我一瓶矿泉水,自己捧着茶杯坐在那里,温和地看着我,等着我的提问。
我们的聊天从他高考开始了,郦金梁来自人杰地灵的杭州西子湖畔,在他记忆中,学习从来不是压力,考入清华的成绩富富有余。在填报志愿时,他把当时并不时髦的经管当做第一志愿,把那时非常热门的自动化专业放在了第二位。我好奇地问:“为什么这样填志愿?”郦金梁极有条理地分析了他自己的特点:“我认为实践很重要,直接参与经济建设很重要,并且我倾向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所以纵观整个清华的专业,只有经管符合我。”
郦金梁清楚地记着第一次走进清华的感觉,他说:“我是从南门进清华报到的,那天天气阴沉沉的,我看着清华灰色的宿舍、教学楼,感觉有点破败。”令郦金梁印象更加深刻的是,在宿舍门口迎接新生的辅导员杨斌。报到第一天的晚饭,杨斌请他们宿舍所有人吃了小笼包子。1992年的杨斌也是刚刚毕业,郦金梁觉得这个又是师兄,又是老师的辅导员非常亲切与鲜活。灰蒙蒙的学校与鲜活的人,组成了他对清华的第一印象。
清华五年,有很多瞬间给郦金梁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尤其是他大二那年,经管学院第一次夺得马约翰杯的过程,特别令他难以忘怀。1994年的清华经管学院还是一个小学院,从来没有在清华大学运动会里出过彩。那时杨斌担任学生工作组组长,学院想在1994年的马杯运动会上找到突破口。整整一个学期,杨斌组织全院学生投入到体育训练当中。期间,也有声音认为这样做浪费时间,在田径场上与学校的大系对抗,犹如以卵击石。但是他们坚持训练,最终拿到了经管学院的第一个马约翰杯。总结大会上,杨斌发言到动情处,潸然泪下,他转述了赵纯均教授听到这个喜讯后的一句评语:“经管人想做什么,一定能做成!”作为大二学生,经历了整个过程的郦金梁,把这掷地有声的十二个字深深铭刻心中,成为鼓舞他在以后人生路上不断超越进取的力量,也成为他选择重回经管的内在动力。1995年,郦金梁担任了院学生会体育部长,积极参与了马杯运动会的准备工作,在全院师生共同努力下,经管又一次夺得马约翰杯。而今,清华经管学院已经连续十一年包揽三项马约翰杯了。
“我是PHD&CFA”
“从2001年起,我就和清华老师探讨回国意向。”当我问到郦金梁为什么要选择回国的时候,他觉得这根本不是问题。接着,他又进一步解释说:“目前中国是最好的时机,30年前,我们看不到中国今天的样子;30年后,这个机会就错过了,我要参与到这30年的中国发展之中,所以必须回国啊!另外,我是2006年决定回清华经管的,在我之前,很多海外知名学者已经回到经管学院教书,那么大的人物都回来,我还有什么可顾虑呢?”
1997年,郦金梁本科毕业,顺利考入美国锡拉丘兹大学(下称雪城大学)攻读博士。与灰色的清华不同,美丽的雪城让郦金梁体验到了五彩校园的感觉。他向我回忆起用来踢球的巨大绿色草坪、漂亮的校园建筑、漫山遍野的牛群、纯净的自然环境,有一刹那,整个人都陶醉在自己的回忆之中。虽然我没有亲见这样的景色,但我想雪城一定很美。而清华5年管理信息系统的严格训练,让他在读金融博士时受益颇多——博士期间他不用去上数学课;做研究时,编程也成为他的强项。2001年,郦金梁博士毕业,同时获得雪城大学校长与教务长联合颁发的最佳博士毕业生奖。
说起雪城大学,郦金梁认为有两件事情让他颇有收获:一个是雪城大学专门为研究生助教设立的英文项目,每周上四天课,每次课程都有演讲,小班授课,1个教授,9个学生,整个项目历时一年到一年半。教授与学生是面对面辅导,每天要读英文文章并录音,教授会逐个纠正学生发音,包括连读、舌音等问题。另一个感触是,美国的商学博士教育是以培养未来的教授为第一目标,做教授的标准要比去企业界的要求高,所以读博士期间,郦金梁积累了独立授课的经验。这两件事使他除了拥有学术研究的能力之外,还帮助他成长为一名受到学生欢迎的教师。
2001年,郦金梁从雪城大学毕业,赴美国东北大学任教。期间,他取得了CFA*证书,并兼职做过美国道富银行学术顾问。“我是PHD&CFA,并且是CFA的考试标准制定人之一。”郦金梁继续介绍说:“CFA证书是非常重要的专业资格,这个证书侧重强调了金融投资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取得这个证书说明我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和实务操作能力去从事实务界的工作,有利于更好地连接学术与实务。”说到这里,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淡定。
“做有社会责任感的清华教师”
“重回清华经管学院的感觉是什么?”我好心的找了几个词语提供给郦金梁:“是回家,还是回到母校?”他摆摆手,嘴里默默地念着:“回家?母校?似乎都不对啊!”看着他为了一个词语陷入沉思,我又一次感受到清华人的严谨、负责,他不会随口找个词来搪塞你,也没有“差不多”这个概念,而是一定要力求找出最贴切的词语。在我分神的时候,郦金梁眼睛一亮,开心的说:“我知道了,是‘单位’!你写的时候要加双引号啊!这个感觉非常中国,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他一边说感觉,一边不忘指导我写文章的注意事项。
这个“单位”让他魂牵梦绕,从2001到2007,郦金梁一直与清华经管学院老师交流,了解情况,确定合适回国时机。他从来没有考虑过第二所学校,只有清华经管可以让他拥有这样的归属感。在清华经管,郦金梁为本科生、研究生、MBA、EMBA授课,深受学生欢迎,获得学院优秀教学奖表彰。
作为本科生班主任,郦金梁觉得这些90后孩子与自己当年是天壤之别,他们很独立,非常自信,目标也更明确。比如在出国的问题上,金融系每年出国名额要多于申请人数,同学们会自己判断要去哪里,不要去哪里,而且对自己想法的确认度很高。所以在教书育人这个问题上,郦金梁有他独特的看法。他认为:老师的言传身教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书本上,那只是单向的传达,更重要的是,要与学生个体充分交流。他把三分之一的工作时间用在了与学生个体面对面交流中。郦金梁说:“这个方式是一种润物细无声、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学生有收益也会是若干年以后,对老师本人没什么好处。”他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面对不同的学生,作为老师不可以主观判定学生的好坏、类型而区别对待,要尊重每个人的独特价值,老师必须把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每个学生。他说:“学习是一种体会,一种悟性,我要给学生们带去愉悦的学习过程,启发他们深层思考。”
当我们的话题从学生转向社会时,谈话氛围渐渐变得沉重起来。这段对话中,郦金梁反复提到了一个词——“社会责任”。他非常认真,逐字逐句推敲着说:“现在这个转型时代,中国需要一批有能力,有独立人格,对自己道德水准要求较高的知识分子,坚持通过各种方式,在社会上发出声音,从正面影响这个社会。”听到这里,我不禁惭愧起来,悄悄对自己时常萌生的自私想法进行了批判,我想这就是言传身教的力量啊!我注意到郦金梁和善的面庞此时显得相当严肃,我也可以体会到他内心一直背负着社会责任的使命感。他认为,作为知识分子不可以独善其身,清华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清华的教师就更不可以只满足于过小日子的状态。他说:“我们的知识来源于社会,当然要回报社会,公共事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个社会的进步是我们每个人推动的。”
谈话进行到结尾处,我对郦金梁积极配合我们的采访任务表达了感谢。郦金梁诚恳的说:“只要是学院安排的工作,我一定不折不扣的完成。”我又一次体会到他身上清华人特有的认真和实在。
采访时间:2009年4月25日
采访地点:清华经管学院伟伦楼110
撰稿:常乔一
*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特许金融分析师的简称,是证券投资与管理界最具权威的一种职业资格,由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CFA Institute)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