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闻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讲师。清华经管学院信息系统学士,清华经管学院管理科学硕士,纽约大学信息系统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子商务、信息产品定价、信息战略等。现为清华经管本科生用英文讲授会计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语言课程。
和闻老师的对话如同一场海上的旅行,无风无浪,波涛宁静,但可以领略其中的深味和淡然。
自由&好奇心
“我刚来不久,我的东西不一定合你的要求——”,被访者单刀直入,闻老师一开始的直白让我在无措之余有点觉得要faint。
Faint罢,开聊。
闻中在清华读了七年书,硕士毕业后去了德国的慕尼黑,在西门子总部工作了一年,做数据发掘方面的工作,然后留学美国,2006年在纽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回国于清华任教。
“ Why Tsinghua SEM?”无他,这种学院介绍册上常见的小标题成为这场午后对话的开场语。
“在学校里面有比较大的自由度,你可以有很多的自由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事做,比较有自己的时间。公司有很多的事情要处理”。闻中老师停下手中商务研究的工作,轻轻说到,卷发略带飘逸地卧在额前,与他在网上英气十足的照片并不太一样。“在公司里面工作,很多时候是专业化的小块领域,可能比较集中而局限,但是学校里面有这样的自由度,你有自己的好奇心想知道怎么回事就可以去做这方面的工作,你不会局限在某一块,我喜欢这样的工作方式。”
闻中老师的工作与电子商务有关,在我看来,研究有趣而新潮,“应该说有很多新的东西。比较有意思,不断的有新的东西出来”,闻老师进一步补充说到,“我希望能把自己的逻辑和分析能力带入到这个领域去研究一些现象,可能有的现象是短期的,大家一起炒作一下就没有生命力了,而有的东西是有生命力的,我希望能够用我所了解的知识和相关的能力去指导一些新的领域中的开放式的工作。”
清华本硕、欧洲、留美五年,对于这样优秀的清华学人,我自然很想挖掘一番,了解一下闻中老师当年读书时会是怎样的一番盛景,一如现在的充满着奋斗热望的寄托一代。
“呃……班里前几名吧,那时候班里很多人都出国了”,面对我热情洋溢的感佩,闻老师只是轻描淡写地提及当年,一切似乎都那么轻松自然——学位,工作一举拿下。这种回应让我原来的计划——挖掘出一个聪颖勤奋,寒窗苦读的清华学子的形象——再次落空。
教书90后
闻老师内在的低调挡不住作为清华老师特有的睿智犀利和学术深度,这点从和闻老师聊天就能看出来,闻中善于将他研究的东西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解释给一个门外汉,末后又不忘加上一句从现象中提炼出本质规律的总结性的话。闻中教本科生会计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语言,两门课都用英文讲授,用他的学生们的话说,“闻老师的英语倍儿溜,很native的那种”,不过闻中倒是很严谨地纠正:“还有口音,算不上native”。从闻中的学生们的话里似乎也能感受到闻老师无时不在的学术气息:“常见他拿了一份报纸,在路上——很认真地看”。
闻中老师的学生是后80后(如果可以这么叫的话)加90后,作为“老清华”,闻老师大概和他们是“亦师亦友”的关系,面对这一备受争议的族群,我很想知道闻中老师是怎么看这一代的天之骄子的。
“他们有很多前面的人看来不好的地方,但是我觉得他们也有很多很好的地方。他们这一代人在国际化,走出国门的交往方面,更自信,更自由。”闻老师的目光中充满了对自己学生的肯定,“很明显80年代出国,90年代出国,和2000年出国的人,他们对中国的看法、对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有很大的不同,包括他们在海外的形象都有很大的不同。”关于这一代清华经管同学们的英语能力,闻老师特别提到,“他们中有的人已经听不出来有什么口音了——非常优秀”。
人生是旅程
和闻老师聊起他的海外经历,闻中侃侃而谈,似乎昔日的欧罗巴风景历历在目。闻中谈慕尼黑的球队,意大利的古罗马角斗场,谈他在法国,在地中海,谈罗马城市建筑的不拘一格,谈南欧人的热情,谈新老一辈的海外华人。我很怀疑像德国那样黑格尔、康德等等思想家辈出的国度是否会给这位爱思考的年轻学者或多或少的影响,然而闻中说他不是。“有的人认为有顿悟”,从闻中的言语中似乎表明他一直就是一个爱思考的人,他似乎是那种沉淀智慧而非豁然通晓的那种。
“二十岁以前各方面的书看得不少,《正义论》也看,《资本论》也看,西方的历史也看,但不是很学术、很严谨的那种”。闻中说出国的经历只是给了他一个机遇,经历多一点,可以分析更多的信息和资料——然后将原有的骨子里的东西“上升到显性意识”,闻中解释道,后一句是典型的学者式语言。
“在国内也是在不断的认识自己,你在长大的过程中也在认识自己,”闻中说,“我觉得人生是旅程,怎么说都是一个过程;从个人方面讲是你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你的能力不断上升;而另一方面就是你的社会位置,因为大家现在都在不断地赚钱——就是索取,那你如何在自己经济上过得比较充实的同时找到一个回报社会的机会?”
问及他为什么持“回报”观,闻中坦言,“因为我觉得其实你不论如何索取都没有意义,比如到你六十岁的时候,你回想一下在生命中什么事情最使你快乐?很多是在你帮助别人的时候比较快乐,——这个其实很简单。”“当我们长大了,就会越走越远了,”闻老师还是那副淡淡的样子,“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要回到小孩子的时候,那童话里面告诉你的东西:比如要诚实啦,不要说谎话啦,要帮助别人啦”。闻老师抬起头,亮亮的镜片后折射出对孩提时代某些真理的坚持。
闻老师的话让人陷入思考,我笑着说这和我以前的采访都不一样。闻中说,“那是,你和别人谈未必会谈及这个话题,也未必会到这个深度”。
然而闻中同时强调这些是他自己的感受,而每个人走过的路会不一样。“你看到各种各样的文化,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不好说我的一定比你好,我一定适合你,我不好决定你的选择,——怎么去悟的,这是自己的事。” “每个人是差别很大的,每个人不一样的。”
“我就说你找我采访是浪费时间”。临告辞时,闻老师不失时机地又追加了一句。二度faint,为这个凝结了商务前沿的新潮与哲学家般的理性思考的清华年轻学者而无语。
尴尬也好,faint也罢,这场采访总算不是无果而终,细细体会其中的率真和淡然,或许会领略到一些不一样的风景罢。
采访时间:2009年4月27日
采访地点:清华经管学院伟伦楼438
撰稿: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