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
  • 经管邮箱
  • 教职工内网
  • 用户登录
  • EN

解析中国与变化中的世界 2011清华管理全球论坛召开

2011-10-27
阅读:

10月25日,“2011清华管理全球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中国与变化中的世界”,是自2007年起清华经管学院主办的第五届清华管理全球论坛,也是论坛跨入清华新百年的第一届。包括14位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在内的六百多位全球各界精英齐聚清华,他们分别以“产业变革与新增长方式”,“金融体制开拓”,“培养未来人才”和“21世纪的新兴力量”四个议题探讨了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世界格局重组,中国如何主动“求变”,以适应新的及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继续可持续发展。论坛由清华经管学院党委书记杨斌教授主持。

论坛现场

钱颖一院长致欢迎词

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首先致欢迎辞。他说,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知名企业家和政府领袖,就有关的经济和商业关系方面的问题交换意见和看法。有中国的问题,也有国际问题。在过去的四年中,我们有四位非常尊敬的主旨发言者,他们分别是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楼继伟,麦肯锡公司董事长兼全球总裁鲍达民。今天是论坛举办以来的第五届,主题非常及时,那就是“中国与变化中的世界”,其中会有四段讨论。希望听到各位嘉宾对这些问题的深刻的见解,也希望他们能够就大家所关切的问题给出激动人心的演讲。今天共有14位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的委员参与论坛,学院非常感谢他们远道而来出席今天的论坛。

约翰•桑顿教授作主题发言

随后,钱院长介绍了即将进行主旨演讲的现任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主席约翰•桑顿(John L. Thornton)教授。约翰•桑顿毕业于哈佛大学,在牛津大学和耶鲁大学都获得了学位。在2000年学院顾问委员会成立的时候,他就成为了首任委员,自2003年起担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全球领导力项目的负责人和教授,并于2008年被中国政府授予友谊奖。“很多年来,我从他那里得到了很多新的观点和不同的看法。这些都是与经济管理和商业相关的。我非常高兴,他能够接受我的邀请,今天到这里为大家谈一谈中国与变化中的世界。”钱院长说。

随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全球领导力项目负责人兼教授,华盛顿布鲁金斯研究院理事会主席约翰•桑顿先生开始了他的主题发言。 发言分三个部分阐述了他所理解的中国要应对的世界格局变化:一、中国要实现经济更加平衡、持续的发展,面临着自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挑战;二、中美间有高度的相互依存,需要两国领导和人民之间更好的信任,解决不信任的方式是两国不断前进;三、中美都面临重大转型。中美彼此需要。美国须学会与中国共享领军者地位。桑顿说,1978年邓小平呼吁中国人民做两件事,一是解放思想,二是实事求是。同时,他也号召中国的领导者和人民,从实践和经验出发,来革新中国的文化并实现中国的发展。这也成为中国迄今为止所有政策制定的一个基础。他同时也指出中国应该扮演新的国际角色。中国和整个国际社会都必须要解放自己,不要再抱有过去的不良态度和立场,同时也要接受在未来相互依存的关系,这将是更加互惠互利的。特别对于中国和美国而言,尤其如此。

在主题演讲之后,桑顿教授还饶有兴趣地与现场的清华师生进行了互动,对大家感兴趣的一些国际问题进行了解读。

主题论坛一:产业变革与新增长方式

论坛随后进入分论坛阶段。首先出场的是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利丰集团主席冯国经,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Quantum Leaps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索尼集团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出井伸之,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溢达集团主席杨敏德,永新(香港)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曹其峰先生和复星集团共同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梁信军,他们围绕“产业变革与新增长方式”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清华经管学院企业战略与政策系焦捷教授主持了论坛。

曹其峰认为创新是唯一发展动力。他说,美国已完全进入信息社会,唯一能胜出的是创新。中国是一个“三级”的社会,一大部分人进入工业社会,一小部分人进入信息社会,还有很多人处于农业社会。在这一过渡阶段,再靠便宜劳力生存发展,已经不行,必须有创新。梁信军则认为中国在全球扮演角色的转变,将是产业变革最重要的动力。未来8到10年,欧美可能面临增长乏力、低增长、甚至轻微的负增长。中国因素崛起,企业应充分重视中国市场。另外,应该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如寻找欧美著名品牌,成为第一第二大股东,通过中国市场的发展,带动成长。出井伸之谈到日本需要根本性转变,一定要有空间,让私营企业发展自己,政府要考虑怎样制定政策,提供好的环境,让这些私营企业竞争。冯国经认为全球正进入一个拐点。全球供应链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不再是世界加工厂;中国正由制造中心变为消费中心;更加公平的分配收入,会促进更加平衡的增长。面对焦捷教授的问题,“未来十年,中国产业界会有怎样的变化?请用三个关键词描述”,五位嘉宾的回答不尽一致,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全球化和环保,杨敏德除了强调管理和科技,还特别提到了以人为本。

主题论坛二:金融体制开拓

由清华经管学院金融系郦金梁教授主持的第二个分论坛探讨的是“金融体制开拓”,嘉宾包括瑞士联邦前总统约瑟夫•戴斯(Joseph Deiss),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安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亨利•德•卡斯特(Henri de Castries), 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美国史带集团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AIG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莫里斯•格林伯格(Maurice R. Greenberg)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朱云来。约瑟夫•戴斯总结了瑞士银行业的成功之处:一、有独立的中央银行,有清楚的宪章和目标,目标是维持货币币值的稳定;二、确保有灵活的货币汇率同时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三、强劲的监管;四、严格的反洗钱的法律。朱云来认为,政府可以设定合理的框架,不停的修改、回顾这个框架,但不能取代行业的作用。行业必须要做自己的工作。现在政府常用银行去解决所有的问题。过去三年内整个贷款增加超过60%,令人震惊。面对经济改革,需要金融市场的工具来帮助相关调整。谈到金融混业经营,格林伯格说要谨慎,戴斯说“造鞋的人就应该造鞋子”,德•卡斯特说避免双重杠杆的使用,确保在对金融行业中每一部分进行监管时,同时有总体监管,以捕捉到总体风险。朱云来说,也许有天才能管理所有,但目前还应各有专长。

主题论坛三:培养未来人才

主题论坛三关注的是“培养未来人才”,由清华经管学院党委书记、企业战略与政策系教授杨斌主持。台上嘉宾分别为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麦肯锡公司董事长兼全球总裁鲍达民,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前主任李荣融,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哈佛商学院院长尼廷•诺里亚(Nitin Nohria),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院长大卫•施密特雷恩(David Schmittlein)及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

杨斌给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嘉宾们最关心的中国和世界的变化是什么?这些变化对人才培养又提出怎样的新要求? 鲍达民说,随着技术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边界将越来越弱,未来将是全球各个国家共同竞争人才。李荣融认为信息越来越多,获取信息也比原来公平。这要求领导的能力不是在获取信息,而是分辨信息。把从世界获得的信息和本土的信息更好的结合,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尼廷•诺里亚阐述了三大趋势决定培养怎样的未来领导人:一、全球化;二、不同领域边界的模糊;三、智慧愈显重要。未来的领袖, 需要有创新的能力,有社会责任感, 有情商,有韧性,还有快速应对变化的能力。钱颖一院长则认为三个关于中国与世界的新变化,对于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首先,正在发生的和继续发生的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分量比,由过去的发达国家占80%,慢慢下降,在不远的将来可能会是50%。这一格局的变化将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其次,技术变化的速度惊人。第三, 对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的看法与三十年前很不一样。这三个变化加在一起,对商学院培养未来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企业家的思维、企业家精神,创业的勇气,对待失败的态度,以及从失败中走出来的本领,都是需要学习的。

当被问到执掌国资委时为吸引人才、提升领导素质采取的措施时,李荣融概括为两招:比较、鞭打快牛,竞争上岗以选人才,对标以提高人才素质。李荣融说:人才成长要给压力,没有压力成长不起来,“伟大的冠军要感谢伟大的对手。”

商学院的管理教育当中,如何权衡人才的短期需要和长远需要?为三年后培养能上手的管理人才,还是致力于培养十五年或更长时间里有后劲,持续领军的人才?钱颖一说:这取决于不同的类型、不同的情况。第一,这取决于学校。越是优秀的大学,特别是顶尖的大学,会更在乎学生将来的作为,其他的学校可能更把权重放在就业。第二,这取决于教学项目。本科生可能22岁毕业, MBA可能30岁毕业,EMBA可能45岁毕业,未来对他们来讲不太一样。第三,这取决于课程。有的课程技术性比较强。有的哲理、伦理比较强,可能更长远。也有些课程对短期、长期都非常重要,例如写作沟通课。钱颖一特别提到四年前拜访李荣融,李荣融问为什么现在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写作?写个会议纪要都写不好?钱说过去三年中,清华经管学院有了很大变化。MBA课程中推出了管理思维与沟通,本科课程中推出了中文写作、英文写作。相信这样的教育对三年,十五年,三十年都有帮助。这是技能,也是思维方式。

主题论坛四:21世纪的新兴力量

文化、传媒及新能源等作为“21世纪的新兴力量”成为最后一个分论坛的主题,清华经管学院金融系何平教授主持。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哈里森街资本公司主席兼联合创始人、摩托罗拉公司前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多夫•高尔文(Christopher B. Galvin),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宝马(中国)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宝马集团高级副总裁菲利浦•埃勒(Philip Christian Eller),财新传媒总发行人兼总编辑胡舒立及外滩三号主席、佳通集团执行董事林美金参加了讨论。

关于文化对于整个电子行业的影响,克里斯多夫•高尔文认为通过技术的工具,人们能够更好的了解各国的文化,能够建立起更多的共识,人们通过相互的了解可以更好的进行相处,所以技术在这个方面的确提供了工具。作为中国互联网领头羊企业的CEO,李彦宏认为,没有人可以阻止网络大潮对中国人生活的影响。可以看到,近几年除了娱乐,互联网在工作领域越来越被更广泛的使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过程有可能和其他国家是不一样的,但是结果和全球是一样的。李彦宏认为未来互联网有三大机会,其中第一个机会是所谓的读图时代,第二个趋势我觉得是中间业。第三个发展趋势就是应用化。被问到在21世纪媒体的发展会出现一些什么样的新的特点时,胡舒立说,互联网会帮助中国的传媒产业成长。同时由于互联网和数字媒体的出现,今后的媒体是多媒体的形态。传统媒体要为技术的创新做好准备,当技术创新出现的时候,能够最早搭上创新这班车,利用现在技术创新的一切技术成果。谈到媒体的发展对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胡舒立说,媒体的发展竞争并不是不存在,但是最主要是高质量媒体的成长和发展的环境。说到制度,我想最重要的就是真正深入的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竞争,推进市场化改革,让整个行业在自由的空间充分的发展。还有就是自律,自由和自律有助于提升新闻的质量。 话题转到环境和低碳,作为汽车制造商的菲利浦•埃勒阐述了节能和性能之间要达到平衡,重点应是放在传统技术改进上,也不要忘记在未来还是电动汽车,电动驱动的未来。

“清华管理全球论坛”是在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大力支持下创办的一个高规格论坛,旨在将全球财经巨擘和学术大师的智慧置于一个开放的空间,从而与全世界共同分享,为企业界、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一个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2000年10月由时任院长朱镕基教授发起成立,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今年10月26日,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召开第十二次年度会议。(供稿 沟通办)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视频报道

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Biz Asia》视频报道

相关媒体报道汇总: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