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清华经管学院就清华EMBA国际项目排名全球第四、中国内地第一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院长钱颖一、EMBA教育中心执行主任王勇、学术主任陈荣、国际项目执行主任张磊出席了发布会。
英国《金融时报》本周一公布了全球EMBA课程2012百强排行榜,首次参加排名的清华EMBA国际项目(Tsinghua-INSEAD Dual Degree Executive MBA Programme, 简称TIEMBA)名列全球第四、中国内地第一,这个排名也高于INSEAD商学院的独立EMBA项目排名。
钱颖一院长介绍,这是中国大陆地区商学院首次在英国《金融时报》共九类管理教育项目排名中进入前四,这对内地大学的商学院是很大的鼓舞,同时,这也是清华经管学院第一次参加英国《金融时报》排名,意义重大,这表明强强联合后的项目更具实力。
“六年前,2006年的11月,我和法兰克•布朗(INSEAD商学院时任院长)签订两所学院之间的合作协议,那是我们两人任院长后第一次签定协议”,钱颖一回忆道,“签定协议之后,2007年6月8日清华EMBA国际项目首届学生在在舜德楼大厅举行开学典礼”。时隔六年2012年是此项目符合参加《金融时报》EMBA排名申请资格的第一年。在不到六年的时间内取得排名第四的成绩,体现了这个项目的高水准,而2006年EMBA国际项目设立之初就有进入世界前十的目标。
钱颖一说:“与国内其他商学院的EMBA项目比,清华EMBA国际项目有以下特点。第一,是全英文授课,受益于这些年来学院大力度引进海外教师,六年从海外引进大约70名教师。第二,两个学院都为这个项目安排了最优秀的师资,我们学院的一些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对中国国情的理解、中国企业现状和挑战的分析是其他商学院,包括国外顶尖商学院所不具备的,特别是这些教师对中国经济和企业的研究和他们的洞察力非常突出。第三,在教学内容上,我们以领导力培养和体验式教学为非常重要的特色。”
“第四,我们的授课地点分布在北京、新加坡、法国的枫丹白露和中东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四地上课的特点,非常不同于其他学院。第五,考虑到学生的飞行次数很多,在课程设计上每一个模块七天左右时间集中学习,同时又配有在中国做生意的系列讲座。第六,在有两个年级的学生同时同地上课时,组织两个年级之间的辩论赛,也为两个年级的沟通和互相交流创造好的条件。”
新闻发布会吸引了包括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新华社、中国新闻社、证券日报、中国日报、京华时报、中国新闻周刊、新浪在内的近30家媒体。钱颖一在回答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提问时说,“中国的管理教育要同时做两件事,第一件是追赶,第二件是超越,缺一不可,首先还是得虚心学习,要追赶的话,必须先学习,我们从INSEAD学了很多。”他表示,不存在只有追赶上了再超越,看准了可操作的一些机会,就要创新,比如和INSEAD联合举办的项目之所以比INSEAD自己项目排的还靠前,正是因为它包含了INSEAD自己项目不具备的对中国经济、中国企业深刻的分析、国情的理解。
当记者问及清华EMBA应对未来挑战的策略时,钱颖一介绍了清华EMBA在新十年起点上的多项创新举措,例如清华将在今年11月正式推出的一门名为“清华探究” 的新课程。这门全新课程为EMBA同学打开一个深入清华其他学院和领域的窗口,不仅去感受综合性大学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去发现新的商机,获取新的创业和管理灵感。此外,在今年秋季班开学时给同学发的“iEMBA”也是亮点之一,这个被命名为“iEMBA”的iPAD决不同于普通商店里售卖的iPAD,通过iEMBA这样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学手段,EMBA同学们可以随时浏览实时更新的课件,进行原笔迹批注,留下学习心得;可以获取最新的论坛讲座、班级活动信息,记录并保存学习生活的每个细节。iEMBA把纸质教材转换成电子教材,使清华EMBA实现了无纸化教学。
总结起来清华EMBA新的发展框架,钱颖一说“第一方面,在招收学生上要有新举措;第二,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反映全球化、反映中国企业走出去、反映战略价值思维、反映学院与大学融合;第三,海外研学要进一步扩大,下一步中文项目的学生也要到法国去,到INSEAD去研学;第四方面,后EMBA活动在出台;第五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网上社区,做到无纸教学和随时随地的沟通。”
发布会之后,来自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中国新闻社、第一财经日报、证券日报的记者还对钱颖一院长做了专访。专访中,钱颖一教授更加深入地回顾了清华EMBA十年的发展,梳理了清华EMBA改革创新发展思路并分析了当今中国EMBA的发展状况。(供稿 EMBA教育中心 编辑 沟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