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8日,“创新赢未来——2018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学院举办,清华大学全球产业4.5研究院、清华经管学院MBA教育中心和清华经管MBA校友会共同主办。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钱小军教授出席并致辞,清华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副主任、产研院副院长李东红教授出席并发言。
钱小军教授在致辞中表示:“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所面临的紧迫现实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是关键。清华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综合性研究大学,一直在科技创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次论坛旨在借清华大学107周年校庆的机会,为产业界与学术界之间搭建相互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创新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分享,启迪大家的创新智慧,为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钱小军教授致辞
在论坛上,清华经管学院2007级MBA校友,小米生态链副总裁、有品电商负责人高自光介绍了小米的“三高”模式,即“高品质”、“高颜值”、“高性价比”。“高品质”源于小米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把日新月异的科技运用到每个产品中;“高颜值”是有着友好交互体验的工业设计;“高性价比”是小米一直在坚持的重要战略。在“三高”模式背后,是小米对用户意识的把握,以及对创新性和科技感的不断追求。小米努力打造全球最大的消费级物联网平台。高自光认为,未来零售将呈现出精品化、精准化两个特点,和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趋势。
清华经管学院2004级MBA校友,北京兆维(电子)集团执行副总裁李金龙介绍了后人口红利时代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发展。他指出,中国解决后人口红利时代问题的举措之一是要在众多领域用智能机器替代人工,这一转变将带来效率的提高、服务的标准化、对人们健康更有效的守护、时间空间的大大延伸并提高社会效益。
清华经管学院1998级MBA校友,北京诚和敬养老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梁仰棡表示,随着互联网、数字化的出现,老年健康产业的发展亟需转型升级。他表示,借助新技术在驿站网络设施的搭建、适老化产品创新升级和全产业链“投资+孵化”的发展模式创新探索。,养老类传统行业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以及新创新思想有新的形式、科技应用和大发展。

嘉宾发言(左起:高自光、李金龙、梁仰棡、单羿)
清华经管学院1998级MBA校友,海兰信集团董事长申万秋总结公司发展的三个创新驱动体系是国际化驱动本地化;资本驱动实业;军民深度融合相互驱动。申万秋还分享了海兰信集团在“海洋强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指引下推动船舶海洋工程智能化的实践,指出海兰信集团构建起的三个主要业务和一个支撑体系:以智能船为核心的智能航海业务;以雷达网为切入点的全球海洋立体观测业务;以海底网为代表的海洋仪器装备与重大项目;以及具有全套军工资质的混合所有制平台作为一个支撑体系,并将逐步向海洋数据服务运营商转型。
中信科技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杨晓斌谈到,借助互联网这个技术抓手,中信集团正在着力构建一个产业互联网平台,将工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和金融科技进行融合,打通供给侧、需求侧和金融服务,形成大产业生态。
清华大学精仪系1995级硕士校友,京东集团数据研究院院长刘晖从电商大数据出发,解读了大数据下中国的消费市场,并着力探索如何用技术来助力实体商业。刘晖表示,如今京东的大数据已经积累了400个PB的规模,从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到,用户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消费者从注重实用转变成注重体验。消费者本身需求已经升级,在高质量成长的大环境下,实体店潜力巨大,技术可以成为推手,京东技术和数据可为线下零售注入数据运营能力和供应链能力。

嘉宾发言(左起:申万秋、杨晓斌、刘晖)
随后,清华经管学院2014级MBA校友,启迪之星创投副总经理徐静波主持的圆桌论坛上,嘉宾围绕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就“企业如何做好创新管理”话题进行了分享。高自光表示,“互联网企业应以微创新、持续创新为主,在主航道上持续地小步快跑,积少成多以后便是大创新。”李金龙认为,“要从机制上突破,引入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最后要让创新产品在市场上进行检验,通过两重循环推进创新。”梁仰棡提出,作为养老企业,非常鼓励微创新,会全力支持为老年人服务的项目。单羿表示,作为高科技行业,每天都要保持创新,在创新过程中要找准航道和差异化。对员工的创新想法要全力的扶持。申万秋提出“泛创新”的概念,他认为,在企业求生存的阶段应极力鼓励创新,成长后期则更多是管理创新、管控创新。“创新是无时不刻的,适度管控创新,将创新与执行进行适当分离也是需要把握好的。”刘晖表示,“作为互联网企业,每天都要思考创新,从技术和模式层面,要保持对行业所有热源地绝对追踪,快速地寻找到自己的业务结合点。”杨晓斌认为:“在一个大集团中,创新是来自于上下互动的。用小球带动大球,用新技术实现互联网+创新转型。”

圆桌论坛

论坛现场

李东红教授总结发言
最后,李东红教授总结到,产业发展的主体是企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有赖于大批企业不遗余力的创新行动。一个企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自身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相关一系列的产业发展。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国有还是民营,在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加入到了“创新”这股浪潮之中,这是未来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李东红教授表示,未来产研院将与清华经管学院MBA教育中心及MBA校友会等密切合作,持续举办高水平论坛。
供稿:清华大学全球产业4.5研究院赖建晶
编辑:沟通办张晓雪时曼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