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
  • 经管邮箱
  • 人才招聘
  • 用户登录
  • EN

学院举行“讲好有难度的课程”教学研讨沙龙

2025-11-19
阅读:

2025年11月14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建华楼举办教学研讨沙龙,主题为“讲好有难度的课程”。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卫强、金融系副教授刘淳作为嘉宾,分享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方法。学院党委书记薛健、院长助理林志杰及40余位学院教师参加活动。研讨沙龙由院长助理张晨主持。

卫强以自己所教授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这一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了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在教授这门课程时,由于选课或年份的原因,学生群体特点在不断变化,卫强也根据学生特点不断摸索与调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算法知识,他在课程中融入了大量的管理案例和实际应用场景,使原本抽象的算法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卫强还特别注重课程的前沿性,及时将最新的算法研究成果引入课堂,让学生感受到算法的魅力和实用性。最后,他强调要形成个人的教学体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归纳总结,积极参与教改项目,积累教学成果,最后形成独特的教学思想。

卫强分享

刘淳以自己所教授的“中级金融理论”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在课程中融入故事、问题和实际应用场景,使原本枯燥的金融理论变得生动有趣。刘淳提到,他在课程的开端,常常以金融史和具体的故事为引子激发学生兴趣。为了让学生思考课程理论的实用价值,他也选择在课程中引入现实问题。刘淳表示,用金融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们了解本土语境中的国际理论,进而增强共鸣和批判性思维,未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除了问题导向,刘淳还特别注重课程的结构性和逻辑性。他提到,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跟上课程节奏,他在每堂课开始时都会梳理一个清晰的框架图,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刘淳分享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多位青年教师就教学实践中的共性难题展开交流。关于如何精准把握学生对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刘淳建议借助课堂实时反馈工具,通过即时投票和“懂/没懂”按钮快速获取学情,同时观察课堂关键学生的反应作为辅助判断。

针对如何处理理论深度与教学易懂性的平衡,以及在代码类课程中如何应对ChatGPT完成作业的挑战等问题,卫强建议,对于复杂理论重在阐释核心思想与直观逻辑,可通过生活化类比帮助学生理解;对于AI挑战,可要求学生在提交作业时加入个性化修改和详细注释,确保其经历消化吸收的过程。

在讨论如何处理课堂上明显“抽离”的学生这一问题时,卫强建议遵循“二八定律”,聚焦80%的主流学生,对20%的学生可尝试个别沟通,不必过度焦虑。张晨则建议,设计具有矛盾张力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兴趣,逐步拉回课堂注意力。

现场互动

本次研讨会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更传递出清华经管学院深厚的教学传统与育人文化。与会教师表示,将把所学所感融入日常教学,持续提升课程质量,助力学院人才培养事业迈向新台阶。


供稿:教学办

编辑:张晓雪

审核:卫敏丽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