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经管学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长聘副教授郑晓明(通讯作者)与其学生卢舒野(MBA2011,现为美国马里兰大学在读博士生,第一作者)及刘鑫(经博2013,即将毕业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任教)等合作论文《向主管兜售自己的创意:员工的创意行动展现与影响力策略的交互作用对创意识别和创意实施的影响》(Pitching Novel Ideas to the Boss: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Employees’Idea Enactment and Influence Tactics on Creativity Recognition and Implementation),被《美国管理学会学报》(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以下简称AMJ)正式接受并将发表。这将是以清华大学为署名单位在AMJ上发表的首篇论文。AMJ是美国管理学会的旗舰会刊,是国际公认的最顶级的管理学期刊,以其严苛的学术要求和极致的编辑水准著称,也位列经济管理类国际公认权威期刊目录UT DALLAS 24本期刊之一。
左起:郑晓明教授、卢舒野博士生(MBA2011)、刘鑫博士生(经博2013)
该论文认为,许多员工的创意和想法经常得不到他们主管领导的认可或有效识别,因而导致许多创意无法最终付诸实现。例如,尽管柯达的研究实验室发明了第一台数码相机,但由于其主管领导无法对其创意价值的有效识别,致使其竞争对手SONY公司最终超越柯达,成为数字摄影领域的市场领军者。同样,尽管施乐公司开发设计了第一台个人电脑,但公司对该创意投资不足,最终让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苹果公司(Apple)抢走了市场机会。因此,为了深入分析及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借鉴了Dutton和Ashford(1993)关于议题销售(“issue–selling”)的理论框架以及关于创造力识别和企业创新的相关文献,进而独创性地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双重策略”的理论模型。
该模型提出,经常用行动去表现自己创意(如以幻灯演示、母版原型或其他具体实物为辅助来展示创意),并同时向上司施行影响力策略(如理性说服、鼓舞感召、洽谈咨询及协同合作)的员工,将更有可能得到主管领导对他们创意的认同和认可,并且最终实施。该论文通过两项研究(对视频游戏和动漫公司的192名员工和54名主管的实地考察,以及包括264名参与者的实验室实验),研究了员工的“双重策略”(即“创意行动展现”策略和“影响力”策略)对创意识别的交互效应。与此同时,研究又确立了“创意新颖性”作为对以上这些影响的重要边界条件。在实地考察中,研究发现员工的“创意行动展现”和“影响力策略”的交互作用,与主管领导对他们创造力的识别是紧密联系的。实验室的实验结果更进一步表明,使用这种“双重策略”的好处只有在向主管兜售非常新颖的想法时才会变得有效;而对于兜售不是非常新颖的想法时,这种策略显得无效。两项研究都强调了领导对员工创意的正确识别在创意实施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该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以下几点:首先,论文创造性地提出了主管对员工创造力的识别及认同这一相对未知的研究领域,这样便将传统创造力文献的重点从创意开发本身转换到了对创意识别的关注。第二,提出并验证了员工的“创意行动展现”行为是获得主管对其创造力认可的有效手段。第三,展示了一种“双重策略”的功效。员工不仅要用行动展现创意,而且还要利用影响力手段来提升加强主管对其创意的认知。第四,将创意的“新颖性”作为这些效应的重要边界条件,从而将权变因素包括在了模型之内。最后,将创意识别与创意实施结合在一起,从而为进一步了解整个创新过程做出了贡献。总之,这篇论文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贡献,而且对企业管理实践也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据悉,该文另外两位合作者分别是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的凯瑟琳·巴特尔(Kathryn Bartol)教授与Vijaya Venkataramani教授。(供稿: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责编:王艳娇)